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青春力量注入非遗传承 河洛非遗高校传承基地在洛阳揭牌

2025-07-17 13:54:39 来源:大公网河南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网河南讯】7月16日,河洛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基地揭牌仪式暨“堆绫绣”非遗作品展在洛阳理工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举行。此举标志着河洛文化瑰宝的传承与创新正式融入高校教育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开辟了新路径,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动能。

  基地揭牌之际,汇聚了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中坚力量。洛阳民俗博物馆名誉馆长、二级研究员王支援,原洛阳市民政局局长、瀍河区区长巴永山,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发展中心副研究员、保护传承部部长赵博等12位深耕河洛文化研究、非遗技艺传承及文化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受聘担任该校特聘教授及学业导师。这支高规格的专家团队将为基地建设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与实践指导。作为基地核心运营机构,“河洛工坊”工作室同期正式入驻校园。

  洛阳理工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依托该基地,学校将系统性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纳入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开设非遗相关特色选修课程、建设实践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将珍贵的河洛非遗技艺深度融入日常教学与实践活动。此举旨在引导青年学子深入认知、系统学习并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具有文化自觉与技艺传承能力的青年生力军,切实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战略要求。

  作为基地启用的首场重要文化活动,同期开幕的“堆绫绣”非遗作品展成为一大亮点。展览精心呈现了洛阳市已故“堆绫绣”技艺大师王耐宣先生的百余幅布贴画艺术精品。“堆绫绣”作为承载深厚河洛文化底蕴的特色民间工艺,以各色布片巧思堆叠,生动塑造花鸟人物,画面层次丰富、色彩绚丽、意蕴深远,充分展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与创造力,该技艺已成功入选洛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次展览不仅是对王耐宣大师艺术成就的深切缅怀,更是对这一市级非遗项目的一次集中展示与推广。

  业内专家指出,河洛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传承基地的建立,是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推动非遗进校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洛阳理工学院此举,通过搭建高层次平台、汇聚专家智慧、创新教育模式,有效探索了高校在非遗系统性保护与活态传承中的积极作用,为非遗保护事业接续培养储备人才,让古老技艺在青年一代手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李言)

责任编辑:he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