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河南讯】7月31日,由中央社工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联合举办的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发布仪式暨现场交流活动在青岛举行。河南省文联推荐的“墨香中原书法教室”文艺支教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作为河南省唯一先进典型代表,参加发布仪式。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项目创始人吴行作为获奖代表登台领奖,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秘书长陈花容参加会议。
扎根基层:让书法之花绽放在田野乡间
“墨香中原书法教室”文艺支教志愿服务项目自2016年启动,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河南省书协主席吴行先生牵头组织实施。项目始终秉持“倡导汉字书写,传扬中华文明”的初衷,推动书法艺术教育在省内经济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的偏远乡村学校的普及。项目通过整合全省书法界资源,联合社会力量捐建书法教室,组建专业书法教学团队,深入全省10个省辖市20多个县(市)的100多所乡村中小学,建立标准化“书法教室”110余个。常态化参与支教志愿者1000余人,惠及中小学生10万余人,累计投入资金一千余万元。
硕果累累:文化传承结出育人之果
多年来,“墨香中原书法教室”文艺支教志愿服务项目始终秉持“写好汉字”的理念、保持专业化的师资、追求规范化的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该项目聚焦书法教育和学生的新需求,弥补了基层书法教育的不足,通过“送”“种”“传”相结合的形式,深入浅出对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的书写方式、书法认知、艺术审美带来良好的启蒙和引导,为河南省书法事业的普及和发展、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彰显了河南省作为书法大省的底蕴,创造了书法教育新思路。
该项目依托省、市、县专业文艺志愿者协会、书法志愿者,深入基层中小学进行教学指导、现场示范,并长期配合学校书法教学,点对点开展书法支教志愿服务,不断完善书法基础教学体系。
该项目对各书法教室的配置使用统一标准,实现教具、教材、教师统一化配置,为学生营造规范、舒心的学习书法环境。统筹考虑中小学课程安排和志愿者时间,合理安排课程,每个月开展2次书法教学,每次教学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1-2天,每个学期8-10次课,让中小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书法学习。
众多参与培训的师生书法水平显著提升,在各类书法比赛中屡获佳绩,更重要的是,通过书法学习,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不少学生因书法这一特长,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为自己的未来开辟了新道路。同时,该项目也在基层营造了浓厚的书法学习氛围,显著提升了当地美育教育的水平。
荣誉激励:以榜样力量续写志愿服务新篇
此次获得全国“四个 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是对该项目在文艺志愿服务领域创新实践的高度肯定。在发布仪式上,项目负责人吴行作为代表领奖时表示:“这份荣誉是激励更是责任。我们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拓展项目的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活动,由中央社会工作部联合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民政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共同主办,旨在宣传推选100个最美志愿者、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和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是国家级志愿服务最高荣誉之一。
“墨香中原书法教室”文艺支教志愿服务项目能够荣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的称号,不仅展现了河南志愿服务的特色成果,更为全省文艺志愿服务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未来,该项目将继续以书法为桥,连接传统与现代,让文艺志愿服务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过往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激励协会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协会将以此为全新起点,全方位、深层次地优化服务内容与形式。在内容方面,深入挖掘人民群众的生活素材和精神需求,精心打磨项目内容,确保每一项文艺志愿服务活动都能贴近生活、触动人心;在形式上,积极探索创新,融合多元艺术形式和传播渠道,增强活动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进一步提升品牌活动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未来,河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将继续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在文艺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文艺志愿服务崭新篇章,为推动河南省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更多的文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