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备受瞩目的文化盛会吸引了众多文化名人、文史专家、考古专家、文艺明星等齐聚一堂,敦煌研究院、云冈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代表及李敬泽、单霁翔、刘醒龙、茅威涛、朱洁静、方锦龙、谭晶、佟丽娅、乔振宇、郑云龙等嘉宾在现场以多元形式,助力中华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庄建球,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家李敬泽,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越剧表演艺术家茅威涛共同启动了国宝守护计划,诚邀全国各地博物馆、遗址、国宝守护人、文化传播者共同加入,持续探索并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传承注入持久动能,以创新之力让文物“活”起来,让守护“潮”起来!
此次活动的最大亮点在于对石窟文化的挖掘与传播。石窟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为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石窟文化,此次活动现场聚集敦煌研究院、云冈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代表,借助微博平台的传播力,让石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现场,由乔振宇领衔的《凿光·守光·追光》,将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的千年故事搬上舞台。随后的“石窟·中国”环节中,四大石窟代表揭开“石窟宝藏图”,分别围绕敦煌藏经洞、云冈石窟第18窟、龙门石窟千年石窟光华、麦积山石窟修缮故事展开分享,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石刻文明的厚重与守护者的坚守。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方面,活动紧跟当下人工智能热点,构建“文化+科技”创新应用场景,系统呈现了郑州在数字文化新基建、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等领域的示范性成果,让参与者感受到了“人人AI,全民艺术”的科技文化氛围。
今年是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发现70周年,2025微博文化之夜以郑州为核心,深入挖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形式,生动讲述新时代的城市故事。
在线上,活动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本次微博文化之夜为郑州定制宣推话题#文化郑当时#,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郑州文化,输出郑州的千年之声。同时开展郑州专场文化知识答题赛,引导用户通过答题互动深入了解郑州特色文化,如黄河文化、商都文化、黄帝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等。
在线下,活动同样精彩纷呈。2025微博文化之夜由文化盛典、“文化奇迹之旅”网络名人行、“豫见文博・黄河论道”圆桌对话、“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对谈”跨界沙龙等一系列的活动组成。
文化之夜盛典共颁发了14组荣誉,对在文化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其中,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五家博物馆获得“年度创新博物馆”荣誉;方锦龙、茅威涛、谭晶、朱洁静四位艺术家获“年度影响力艺术家”荣誉;二里头夏遗址博物馆、良渚博物院、牛河梁遗址等荣获“年度文化影响力遗址”。
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作为颁奖嘉宾,分享了第六次探访商都遗址的感悟。他欣喜说到,看到小学生们也能走进遗址,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读懂3600年文明,这就是遗址“活起来”的意义!作为商都遗址20年变迁的见证者,他真切的祝福商城遗址的明天更美好。
此外,“豫见文博・黄河论道”圆桌对话在郑州博物馆举行,对文化文物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共论文化发展之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对谈”跨界沙龙以商城遗址的厚重基因为锚点,深入探讨了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如何坚守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同时结合时代需求进行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与活力。
2025微博文化之夜线上线下的紧密结合,让更多人了解到了郑州的城市魅力,使郑州的城市品牌更加深入人心。网友们的广泛参与和传播,进一步放大了郑州文化的影响力,形成了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