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河南讯】(记者 王孟飞)10月24日,“中意中国 一草一世界”中医药文化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风团,抵达素有“千年菊乡”美誉的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河南郦邑贡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郦邑贡菊”)进行了深度采风。通过实地探访,亲身感受了一朵小小菊花从田间到杯中,再到融入现代健康生活的全过程,见证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产业活力。
千年贡菊,邂逅现代科技

郦邑贡菊董事长苗俊亚向记者介绍菊花药用价值
“菊花茶、菊花面、菊花酒、菊花眼罩、菊花眼贴等,我们的产品全部是围绕着大健康的。作为家庭必备四大药材之一,菊花药食同源,可以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我们当地的菊花自唐宋以来便是贡品,其背后是道地药材对‘水土’的极致讲究。” 郦邑贡菊董事长苗俊亚向记者介绍道,“我们现在有两个这样的大棚,一个大棚大概是12亩地,室外种植面积大概40亩。”
“中医药讲究道地药材,内乡种植菊花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世界源生菊的发源地,是药用菊、食用菊的发源地。我们内乡是亚热带气候过渡带,非常适合菊花的种植,这里种植的菊花与其他地方有不同的地方,这里种植的菊花泡着喝没有苦味,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儿。”苗俊亚说。
“这个菊花越泡越亮,是自然色的。如果鼻腔不舒服、嗓子干的话,这个菊花泡着喝两天就好了,效果立竿见影。”
在菊花加工中心,记者看到从传统的晾晒到现代的低温烘干、无硫加工技术,郦邑贡菊在严格保留菊花天然活性成分的同时,确保了产品的安全与高品质。
一草一世界,解码东方智慧
《本草纲目》等古籍记载了菊花“性甘、微寒,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郦邑贡菊不仅传承古法,更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通过现代提取技术,研发出菊花新品种——郦邑贡菊,将这一古老的“药食同源”瑰宝,应用于健康食品、个人护理等多个领域,让传统中医药智慧以新的形式服务现代人的健康。
“这不仅仅是一朵花,它是一个完整的健康理念和文化的载体。郦邑贡菊让我们看到了中医药从一本古籍、一味药材,如何通过科技创新,走向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路径。”采访团记者说道。
强化科技赋能,打造标准化全产业链

郦邑贡菊公司的产品——食用菊花
据了解,河南郦邑贡菊股份有限公司以菊文化传承与产业振兴为核心,依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技术支持,成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郦邑贡菊”品种,获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证书。现已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3000亩,自动化育苗大棚5624平方米,3000平方米标准化生产车间及配套冷库、烘烤房等设施,年产值超8000万元,产品涵盖菊花茶、菊花挂面、菊酱酒等多元品类,畅销全国。
苗俊亚向采访团讲解说:“我们今年与思念食品合作,将生产菊花羊肉饺子、菊花牛肉饺子,羊肉是温性的、菊花是凉性的,中和之后口感更好,药用价值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来。”
公司坚持科技引领,先后建立菊科植物博士工作站、南阳市郦邑贡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功能平台,推动菊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2024年,郦邑贡菊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已立项,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当地就业增收,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周边村民采摘贡菊
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郦邑贡菊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反租倒包、就业扶贫等多种方式,与超500户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人均年增收约1.2万元,助力水沟村、吴家庄村成功脱贫,基地先后获得“全国县级优质农民田间学校”、“南阳市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南阳市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内乡县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等荣誉三十余项。
文化为桥,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郦邑贡菊作为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农业、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公司负责人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向世界展示中国菊花的魅力。我们相信,像郦邑贡菊这样的道地药材,能够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医药文化、感知中国生态智慧的一张‘绿色名片’。”

未来,郦邑贡菊将继续以菊产业为基础,拓展食用、药用、观赏菊多元业态,打造“沟域经济”,推动农旅融合,建设菊花特色小镇,全面提升产业综合效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