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琳 曹萍 杨之甜
“今天的发布成果是三年来各方共同努力而来,迈出了甲骨文数字化重要的一步,但对于甲骨文研究来说仍是漫长征程中的一小步,希望这些能够打下良好基础,持续地推动未来甲骨文的研究、考释和发展。”10月29日,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说。
当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遇上现代人工智能,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舒展看来,首先是效率的提升,可以节约人力、节省时间,避免让专家学者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甲骨缀合、甲骨文查找等简单的工作上。
数字技术赋能将助力甲骨文保护传承大有可为。舒展表示,随着时间推移,受自然环境影响,很多甲骨片会进一步风化,甲骨文被认知和考释清楚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而通过高清的数字采集、建模技术等进行数字化保护,在未来就可以持续地对甲骨文进行研究。
在提高效率、做好保护的同时,随着AI技术的发展,也能为甲骨文研究带来一些新思路。“通过数字技术将甲骨文化内涵和科技体验融入多种活化利用场景,也会让甲骨文走近大众尤其是走近青少年,让这种古老的文明不断焕发出新活力。”舒展说。
此次,AI+甲骨文项目发布的多项成果,集合了高校、企业、地方政府等多方力量共同完成。舒展深知,甲骨文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找到一种可持续的模式至关重要。数字甲骨共创中心的成立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未来将不断吸引更多力量加入,共同推动数字甲骨文向前发展。
舒展表示:“数字化改变了文化遗产的参与范式,既打破了机构与学科的壁垒,又使大规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及全球共享成为可能,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专业场域走向社会共创。”
从“看清甲骨”到“读懂甲骨”,再到“活化甲骨”,以AI为桥梁,千年文明与现代科技实现深度共振,正让甲骨文从“冷门绝学”走向全球焕活。
“不只是助力甲骨文研究,在龙门石窟保护、北京中轴线申遗等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我们都利用AI技术进行了很多探索合作,未来希望继续以新一代数字科技和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模式,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共同守护好中华文脉。”舒展说。
原标题:了不起的甲骨文丨让甲骨文从“冷门绝学”走向全球焕活——访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