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河南讯】“十四五”以来,商丘市加快建设豫东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大力实施枢纽能级提升、物流提质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集群培育3大行动,推动交通体系、物流枢纽与区域、城市、产业互动融通,先后被确定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功能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全国快递示范城市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在河南全省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一、“十四五”全市物流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发展基础持续筑牢。按照“航空打造节点、铁路建强枢纽、公路织密网络、水运构建规模”的总体思路,加快构建“空铁公水”一体化现代交通体系。航空方面,民权通用机场投入使用,商丘机场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将于年底前开工。铁路方面,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节点城市加快建设,雄商高铁、高铁动车存车场等项目加快推进。公路方面,阳新高速商丘段、沿黄高速商丘段加快建设,永单高速、民砀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六纵六横”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水运方面,沱浍河航运一期工程顺利建成,二期工程和商丘港建设有序推进,通航后我市将与淮河、京杭大运河、长江连通,真正实现通江达海。
(二)发展平台有序构建。以国际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和产业物流为重点,积极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先后印发实施《商丘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商丘市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支持政策,商丘电商物流产业园、新发现代物流园、传化公路港等项目建成投用;中原智慧冷链物流园、商丘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等智慧物流项目加快建设,邮政、圆通、京东等跨区域快递分拨中心有序推进。特别是,2025年8月,商丘保税物流中心入选6家全国改革试点之一,实施卡口分类分级管理、优化分类监管货物管理等9项相关改革措施,成为全省唯一。
(三)产业支撑更加有力。加快培育“一县一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形成食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超硬材料、制冷、工量具等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呈现串珠成链、聚链成群的发展新态势。柘城的超硬材料,金刚石微粉产量、培育钻石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0%、60%以上;民权的制冷装备,冰箱冷柜年产能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冷藏保温车企业数量、产能产量均占国内行业半壁江山;睢县的制鞋产业,年产能3.5亿双,平均每10双运动鞋就有3双产自睢县;永城的煤化工新材料产业,打造全国七大煤化工基地之一,龙宇煤化工产品总产能达161万吨,合成气制乙二醇装置综合能耗处居全国领先水平;夏邑的纺织服装产业,大洋纱线稳居世界第一缝纫线生产企业,健锋帽业成为全球第二大帽类生产基地;虞城的工量具产业,年产15亿只钢卷尺,出口量占全国60%以上,是全国最大五金工量具生产基地;宁陵的复合肥产业,打造出全国第二、中原最大的优质复合肥特色产业基地;睢阳区的光电新材料产业,中联玻璃研发超白玻璃生产技术,打破了世界超白玻璃原片制造纪录;梁园区的医药产业,产品涵盖原料药生产、中成药及西药生产、医疗器械及耗材生产研发等方面,是全省第二大医药物流基地;示范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增程式发动机、缸体、电池等零部件企业,形成涵盖新能源商用车、专用车、关键零部件等领域的百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从各县(市、区)发展情况看,都在把握新机遇、抢占新赛道上,以重点项目建设持续为高质量发展集聚新动能,目前全市“十五五”物流项目谋划储备超过187个,并且项目个数在不断增长,比如,示范区的高铁物流园项目、梁园区的环城高速智慧物流园区项目、睢阳区的豫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永城市的永城港大青沟作业区一期码头项目、夏邑县的淮海铁路物流园建设项目、虞城县的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柘城县的金刚石产业园项目、睢县的江北鞋材物流融合产业园项目、民权县的普洛斯华中物流基地项目和宁陵县的京东云(华中)数据中心项目等,这些项目都将在“十五五”时期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二、“十五五”物流业发展形势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阶段,物流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物流业的表述共两段。一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部分,提出要“健全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高标准联通市场设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二是“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部分,提出“要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提高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水平,推进服务业数智化。”
现代物流已从配套服务产业上升为支撑国民经济高效运行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产业。“十五五”时期,我们要以降本增效为问题导向,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确保供应链韧性安全,切实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三、“十五五”全市物流业发展重点举措
(一)商丘枢纽经济先行区将是我市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战场。枢纽经济先行区是以枢纽功能为核心、开放创新为引领、要素集聚为基础、产业发展为动力、经济提级为目标的综合性发展区域。商丘枢纽经济先行区是河南省6个省级先行区之一,面积50平方公里,包括现代服务业开发区8.3平方公里,是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等建设承载地。“十五五”时期,我们要以国家级物流发展载体为抓手,打造千亿级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二)运输结构优化是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最有效途径。主要通过多式联运、运输方式调整等措施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一是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加快建设商丘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虞城陆港铁路专用线,以及陇海线至永城港铁路货运专用线,进一步推动大宗散货和中长距离运输货物向铁路和水运转移。二是城乡商贸流通网络,继续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发展共同配送、统一配送、集中配送等集约化模式,减少城市内部的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三是多式联运系统优化,创新打造稳定运行、品牌化的多式联运产品。
(三)数字化转型将成为培育物流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十五五”时期,工作重点将聚焦智能仓储化、流程智能化和平台化运营等方面。一是智能仓储系统,通过设备更新,实现自动分拣设备、标准化载具与配套货架的智能化升级,实现仓储作业效率的显著提升。二是流程智能化,推进传统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快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枢纽等建设,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三是平台化运营,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相结合的物流新模式,大力培育挖掘低空物流运输场景。
(四)绿色低碳发展将成为商贸物流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物流环节的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是推进低碳转型的关键动力,体现在运输、仓储、包装等环节。一是绿色运输工具转型,扩大新能源物流车在城市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的应用范围。二是绿色包装革命,推进物流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从源头减少物流活动中的固体废物产生。三是绿色仓储升级,推动物流枢纽场站、仓储设施等绿色化升级改造,降低外贸产品碳排放量。

作者陈传锋,商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商丘党史方志专家库成员、中共商丘市委党校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