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河南讯】“法官,我在山东济宁找到徐某了,她就在自己开的美容店里,你们能过来执行吗?”近日15时,睢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胡玉源接到申请人宋某的紧急来电,电话里满是焦灼与期盼。
大致案情
这通电话背后,是一起拖延两年多的民间借贷纠纷。2023年2月,被执行人徐某以店铺资金周转为由,多次向宋某借款共计4万元,承诺宋某有需求时即刻还款,并以名下两家店铺作为担保。同年7月,宋某因自身资金紧张索要欠款,徐某却百般推诿。2025年1月,双方重新签订还款欠条后,徐某再次违约,经宋某6次微信书面催款仍分文未付,宋某无奈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徐某需分期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计2.6万元,但调解协议生效后,还款依旧石沉大海,宋某只得申请强制执行。
跨省执行
接到线索后,胡玉源叮嘱宋某紧盯被执行人,避免其失联,同时迅速向领导汇报并申请执行行动。当日16时,获批后的执行干警火速集结,驱车奔赴山东省济宁市。
夜幕降临,寒意渐浓。20时许,执行干警历经4小时的奔波抵达目的地。为不打扰徐某的美容店正常经营,干警们并未贸然进店,而是让申请人确认徐某仍在店内后,在店门口轻声呼喊其姓名。徐某走出店铺,见到执行干警身后的宋某,顿时态度恶劣:“我有钱早还了,你至于闹到法院还让干警跑一趟吗?”
释法述理
眼看双方情绪即将激化,执行干警立即上前安抚,一边稳定宋某情绪,一边严肃向徐某释法:“你与宋某的调解协议合法有效,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已违反法律规定,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是你的法定义务。”干警们结合案情耐心讲解相关法律条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徐某的态度逐渐缓和,主动提出希望给予其1小时凑钱时间。
22时,徐某经多方联系仍未能凑齐欠款。考虑到徐某是女性经营者,执行干警秉持文明、善意的行动规范,在其妥善安顿好店铺事务后,才依法将其拘传。次日凌晨2时,冬夜寒气凛冽,执行干警带着被执行人长途跋涉后,终于平安返回睢县人民法院。
足额执结
次日上午,胡玉源继续耐心与徐某沟通,既体谅其经营不易,也明确指出其违约行为的不当:“宋某当初借钱是出于信任,你多次违约有失诚信。作为经营者,诚信是立身之本,早日还清欠款,既解宋某燃眉之急,也不影响你正常经营。”

申请人拿到钱款后签写收到条
在法官和干警们的持续疏导与法治教育下,徐某终于认识到自身错误,积极筹措资金。15时30分,徐某将2.6万元欠款一次性足额履行完毕。拿到执行款的宋某激动不已,向执行干警连连道谢:“昨天从下午忙到深夜,跨省去帮我要回欠款,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不然这笔钱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从接到线索到成功执结,睢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以“夜间执行+跨域执行”的高效举措,既坚守法律底线,又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兼顾申请人权益与被执行人合理诉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李德鹏 付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