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自然村共27户人家、105位村民。这里民风淳朴,村民好客热情,村里嫁出去女儿的小孩走到任何一户,就像回到亲外婆家一样,都会受到款待。建村39年以来,全村没有一起违章建筑,没有一笔不透明的集体财务支出,没有一起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没有一起请上级入村调处的矛盾纠纷,没有一户不良信用记录,没有一只散养的家禽家畜(实行圈养)。在三套班子带领下,该村还自发推行殡葬改革,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建成公墓;集体筹资,打造青少年成长基地和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举办村里春节联欢会;实行产村融合,户户入股,注册成立“江西好客王家农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赢利用于村建。
小小村庄三套班子 树公平公开公正
王家自然村每周六例会,主要涉及公司、村民“政企”联席三大方面;日常公共事务都放在“王家议事微信群”里先议,党小组再议,形成初步意见或方案后,由理事会形成决议,并在议事群公告。
村理事长王有财称,村里的民主制有35年历史。每年元宵前后,村里召开村民会议,对理事长(原称组长)、会计、出纳及整体班子进行述职、评议,对集体财务进行公布,然后进行民主选举,选出新班子成员,可连选连任。他说:“包括理事会在内的三套班子成员必须声望高、有威信、致富能力强、热心公共事业,要不怕得罪人,不能自私,不能中途撂担子。1999年,我担任小组会计,因为家里修机器急需,就向村小组借款200元。由于拖延了还款时间,根据《治村规约》,除了归还本金利息外,我主动缴纳了罚息5元,单据至今保存在村里的账本上。”
随着旅游公司的成立,这个不过百余人口的村庄管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理事会与公司的关系,类似 “行政”与“企业”的隶属性质,财务分设,公司财务支出更是做到经手人签名、监事审核、负责人审批,收支情况每月结算并公布。党小组组长王华说:“我们党小组除了把握全村意识形态建设,还有点像纪委,要监督其他两套班子的财务流向和换届选举。”
党小组组长王华手捧合基地里的桃子。黄慧摄
共建秀美乡村 同奔富裕路
早年,因位置偏、地势高、取水难、田地少,王家自然村是当地远近有名的贫困村,引来“有女莫嫁王家郎、上年吃了下年粮”之说。如今,村庄改水、改厕率达100%,主干道和巷道硬化率100%,入户便道硬化率100%,房前屋后马家柚、草皮等绿植葱郁;文化活动中心、休闲场所、体育健身场地,自成一派;家家建有沼气池,村民烧饭用上了清洁能源。王有贵的儿媳苏兰已当家,一个人能操持上百人规模的农家乐。她说:“现在,大家都觉得,能嫁给王家人是一件很难光荣的事情。”
王寒认为,村里能有这么大的变化,主要是集体经济用于造福全民。一方面,退耕还林项目补贴、高速公路征地款、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经济林木种植等数十万元,经全体决议,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依托年轻人创意,挖掘王家淳朴好客民风,组建农旅文化公司。“每名股东投入股金额度为1-3万元,在顶层设计上避免贫富悬殊。全村27户折合为21个股东,户户入股,到位股金额48万元。本着‘人岗相适’的原则,村民们可从事种植、农家乐、小吃小卖、野炊烧烤、卫生保洁等,形成了经济共同体。”
他续说,公司承担了村内养老金的发放、卫生保洁及公共水电费支出,其余资金用于公司再发展。“因为没有村里的老一辈就没有我们这一代,我们每月给村里所有6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发放80元养老金(已调整至105元);孩子们是我们的希望,除了给他们教育奖励外,我们还承担了一定的才艺培训费;我们每年出资组织妇女旅游,感谢她们对王家人的付出。”
村规民约 镇村之宝
“要守规,不要我行我素;要爱村,不要事不关己;要和气,不要斤斤计较;要互帮,不要袖手旁观……”这些村民准则是从上世纪80年代的手抄会议记录、1995年手写本《治村规约》、2016的新版《治村规约》印刷本凝结而来的。
年近八旬的王有录是1995年版《治村规约》的起草者。他一边翻着泛黄的资料,一边说道:“规约有十五章八十五条,涉及管理机构、村籍确定、立户、财务管理、建房、山田地、道路、治安、教育等方面。有些规约是参照周边村子已发生的事情作为参考,未雨绸缪;有些规约已经不适用了,与时俱进,但是总归绕不过统一资源、统一规矩、统一管理,公平、公开、公正。但凡有人因违规拒绝接受处罚时,别的村民只要说下‘你还是王家人么?’,他就不好意思了。”
如今,每逢重大传统节庆,王家村民还会集中在祖训展板前,重温祖训家教,诵读村民准则,传承良好家风。
集约资源 珍惜每一寸土地
王家自然村有300多亩林地,不到百亩水田,人均不算多。该村从1986年起即实行了规范管理和和有偿使用制度,建房必须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然后经理事长放样后才能开工,大到主体住房,小到猪栏厕所,不可擅自搭建。同时,每户每年要按照宅基地的实际面积向村集体缴纳有偿使用费,从最初的8分/平米钱到现在的1.5元/平米,收入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开支。30多年来,全村没有一户欠缴使用费情况。
王有财说:“因为地域的限制,我们格外珍惜每一寸土地的使用。在农村,死者为大,历来都是土葬,不能随意迁祖坟。为了节约土地,村里在2007年就开始推行殡葬改革,党员王有录带头第将病故的老伴火化入公墓,党小组组长王华率先将祖坟迁入公墓。再加上,我们上门劝大家,为子孙后代留一片土地。将心比心,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王有财敲钟,召集村民开会。黄慧摄
建民主共同体 促振兴乡村
如今,王家自然村的发展模式,吸引了数百批次考察团前来取经。采访当日,巧遇吉安市永新县禾川镇党委书记尹晓忠一行与村民们交谈,相对于乡村外貌的整改,他们更关注廉洁、村风与基层民主文化的有机融合。据悉,王家自然村理事长和会计两个职位的一年工资总共500元,“我们可不就是两个250嘛!”王有财被自己逗乐了,“为村里做事,也不是什么英雄主义,就是希望我们的家会更好,无愧于心就好。”身为公司经理,王寒一个月的工资700元,远不够电话联系村务、交通公务开销,农家乐接待安排要以其他村民优先。年轻一代也开始自告奋勇反哺家乡,在上海当软件工程师的王昶敏、在横峰县城工作的王玉婷和正在读大学的王佳鑫,运营“好客王家”微信公众号,让越来越多的人从互联网上认识王家。
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理念碰撞,农村社会结构更迭加速,农民自我表达意识、维权意识、民主诉求及精神需求日趋强化。“好客王家”的发展脉络可作为一种探索,亦可作为一个样板。横峰县委书记饶清华表示,横峰县将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把好客王家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个样板”,即:发展集体经济和引导集体经济权能制度改革的样板,村民自治和廉洁治村的样板,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的样板,发展乡村旅游的样板,建设幸福家园率先实现小康的样板;用1-2年的时间,在全省、全国树立一面“全面小康”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