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哈达铺红军长征一条街
海内外朋友探访、学习、揽胜首选之地:宕昌哈达铺
中国西北的甘肃,其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意义深远,作用不可替代。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进程中,曾在这里发生一系列铭记史册的重要事件、重大转折。
甘肃的许多纪念馆、纪念园、红色景区点成为今天人们重温历史、感怀时代变迁不得不去的体验地,成为年轻一代聆听红色故事,探访来时之路,致敬英雄前辈,感恩幸福生活的致敬之地。
文:杨韶红、郭涛
哈达铺:为中央红军指明何处落脚的方向。
探红色地标:绝处逢生遇《大公报》“一张报纸定乾坤”。
哈达铺:是一座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的小镇,原名哈塔川,自古以来就是西北入川的战略要塞和隘口,明清和民国初年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
正是这样的一个小镇,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后的绝处逢生之地。
正是在哈达铺,长征中的红军不仅得到了困顿至极的物资和兵源补充,建立了以哈达铺为中心的苏维埃政权。尤为重要的是,还从这里得知了陕甘还有红军和根据地的重大讯息,从此开启了落脚陕甘暨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征程。
探访要点:
1935年9月和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先后长征到达哈达铺,中央红军在这里做出了进军陕北的重大战略决策,留存了多处革命旧址,哈达铺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条街”,留存着长征时期的原貌民宅建筑1209座3391间,总面积43306.87平方米,其中保护范围内重点建筑274座842间(包括二层楼建筑),面积11205.87平方米。5处红军长征革命遗址: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室——同善社;毛泽东、张闻天住室——义和昌药铺;大公报发现处——邮政代办所;红军干部会议会址——关帝庙;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及贺龙、任弼时、刘伯承、肖克、关向应、李达住室——张家大院。这5处革命遗址和长征一条街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甘肃省境内规模最大、最全面、保存原貌最完整的革命纪念地,存有各类革命文物400多件。
特别是,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和哈达铺干部学院还专门设计了红色研学、红色培训教育、学习、旅游的线路,感兴趣的读者还可通过电话0939-6913500资讯预约。
更多收获:千年药乡品道地药材
除了如今蓬勃发展的红色旅游业,这座甘川古道上的红色小镇,种植中药材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是有着“千年药乡”之称的宕昌中药材主产区。当归、黄芪、大黄、党参都是当地出产的道地中药材产品。老街上随处可见有这些中药材的加工和销售商铺,价格实惠,品质地道。
宕昌中药材种植规模40万亩,可考察2个万亩基地。宕昌县通过推广先进技术提高中药材产业效益,提高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建成拉路梁、木耳梁2个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
2020年,宕昌县中药材产量达8.2万吨,产值达6.8亿元,药农人均药材收入达到3440元,中药材合作社向贫困户和村集体分红1600万元。
来这里可实地考察其中药材种植、销售等商业信息。
官鹅沟内感受山水之美
距离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38公里就是宕昌美丽的官鹅沟风景区。该景区由官珠沟、鹅嫚沟和雷古山三大核心游览区组成,景区内 “翠峰秀立、幽谷清溪、奇瀑错落、花拥古木、群山环水”,处处都是山水画。
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集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天象景观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湖泊如珠、峡谷如线、瀑布如织,动植物分布多样,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奇特,被专家誉为最有观赏价值的“地质公园”。
更值得一探的是,在这里居住着藏族群众3000余人,保留着独特的服饰、风俗,是原生态的民俗游、探秘游及研究考察宝地,旅行、考察不容错过。
走进官鹅沟,森林、草原、地貌、水体、天象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数不胜数,既有九寨沟的水美,又有黄山华山的奇峻,其视觉冲击力、心灵震撼力和原生态之美,当属全国一流,西北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