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音效再现战机科研实验现场
《逐梦长空》主创团队在今日上午出席发布会时谈到了这部历史跨度巨大的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该剧导演宋薇在首发式上介绍,该剧合成音效是一大难点也是该剧的一大特点,他特别提到了剧中一系列激动人心、宏大场面的声音再现。由于航空工业战机科研实验现场的真实录音录影是不可能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所以剧中战机凌空和风洞实验等等大量生产和生活场景音效,都是导演和录音师在后期合成的,他们参阅有关资料并结合合理想象,创新拟音制作,众多细节听之入微,让广播剧也能听出全景、特写、推拉摇移的电影感。
该剧导演宋薇在首发式上介绍该剧的创作情况。(记者 于珈琳 摄)
该剧剧情年代跨度大,创作素材少,受新冠疫情影响,采访和制作难度巨大,主创团队在做好防疫的同时,循着顾诵芬从沈阳到北京的工作轨迹,多次深入航空工业相关单位采访,收集了创作所需的珍贵史料。编剧李多娇曾在《照片中的回忆》、《今生无悔》等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广播剧中,成功描写过我国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和我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的人生故事。“由于这部剧题材重大、创作难度大,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组数据,”她在首发式现场表示,《逐梦长空》融入了跨越时空展现故事的手法,先后结合中国广播剧界专家等指导意见和建议112条,八易其稿,才最终形成剧本终稿。
据悉,该剧演播阵容强大,主人公顾骏的演播者吴凌云,其代表作有电影《关云长》关羽、《复仇者联盟》钢铁侠等;剧中于诗槿的演播者季冠霖,曾在电视剧《甄嬛传》中为甄嬛配音、《芈月传》中为芈月配音;沈华增演播者芒莱,代表作有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等。即日起,该剧将在沈阳广播电视台、全国广播联盟、辽宁省各地广播频率及云盛京、学习强国、云听、喜马拉雅、蜻蜓等全媒体平台开播。
开创中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
顾诵芬是享有盛誉的新中国飞机设计大师。他组织攻克了一系列航空关键核心技术,主持建立了我国飞机设计体系,主持研制的型号开创了我国歼击机从无到有的历史,牵引并推动我国航空工业体系建设,培养了大批院士、专家等领军人才,极大地支撑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型号研制。他曾在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近30年,后进京到航空工业部工作,辽宁沈阳也是他主持中国“歼8”战机设计的主场。
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广播电视局、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广播电视台领导及沈阳原创基地主创和来自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共同出席首发仪式。(记者 于珈琳 摄)
1956年,我国第一个飞机设计机构——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顾诵芬作为首批核心成员,担任气动组组长,在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等开拓者的领导下,开启了新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新征程。顾诵芬参加工作后接受的第一项挑战,就是我国首型喷气式飞机——歼教1的气动力设计,他潜心学习研究国外资料,出色完成了歼教1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随后,他又完成我国首型初级教练机——初教6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建立了亚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也为我军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飞行员。此后,他又转身投入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研究,并首次建立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体系,实现了超音速飞机气动力设计、计算、试验与试飞的闭环。他所创立的飞机气动力设计方法体系至今仍被国内飞机设计采用,为后续歼击机设计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964年,我国开始研制歼8飞机,这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型高空高速歼击机。顾诵芬先作为副总设计师负责歼8飞机气动设计,后全面主持该机研制工作。1980年,歼8Ⅱ飞机立项研制,其作战性能要求远超歼8飞机。顾诵芬任该型号总设计师,是航空工业第一位由国家任命的型号总设计师。军方评价,歼8Ⅱ飞机是当时“我国空军装备的歼击机中最高档的机种,对改善空军装备、增强国防力量,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成为当时空海军的核心装备。歼8系列飞机共衍生16种型号和技术验证机,装备部队350余架,一直是我军20世纪的主战装备。
此次《逐梦长空》作为辽宁省及沈阳市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召开暨沈阳英雄城市塑造重点文艺作品,也旨在向引领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航空科学家致敬,向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