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珠江岸边的茶仓 “一带一路”的践行者

2022-12-20 04:23:4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普洱茶需要在自然干仓中缓慢转化十年以上,才能呈现透亮的色泽与饱满的滋味。

  大湾区有着浓厚的品饮普洱茶的氛围,老茶深得港澳和广深人民的喜爱,日常的早茶往往以一壶老茶开始与结束。门道茶仓毗邻珠江,有着二十多年的普洱茶仓储历史。伴随着日夜奔腾的珠江,门道茶仓讲述着普洱茶生产制作与后发酵工艺的故事,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茶制作技艺不可或缺的部分。

  沿着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向北,顺着珠江往西,从空中俯瞰,能看到一片斑驳的红瓦房。这一栋栋带着历史沧桑感的建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原本是广西外贸赛坝口仓库,从上世纪末,便是门道茶仓的所在。

  门道茶仓创立于1998年,当时,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中国对外贸易改制,以东南亚为代表的海外企业委托门道采购普洱茶、六堡茶、乌龙茶等产品。门道茶仓以此为契机而创立,逐渐形成了采购、生产、收藏、仓储完整的产业链,成为联结海内外茶叶销售、消费的桥梁,是新时代“一带一路”的先行者和践行者。

  二十多年来,门道茶仓收藏及高端定制的产品达600余种,包括极具收藏价值的号级茶、印级茶等经典老茶。门道的高端定制产品选用云南优质普洱茶为原料,依托传统大厂生产制作,之后充分利用广州的气候优势进行仓储转化。从源头把握茶叶品质,用大厂为生产保驾护航,以仓储塑造产品风味。门道茶仓已是当下“中期茶”的标杆,独特的“门道味”令众多海内外的客人折服。

  黑茶的制作技艺是一套完整的体系,门道茶仓在恪守传统的同时,创新性的打通原料、生产、陈化等环节的壁垒,将每个环节最优化,造就门道茶独特的风味特征,无疑提升并拓展了黑茶的工艺纬度。

  中国茶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是世界理解、接纳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之一。创立以来,门道茶仓始终是新时代“一带一路”的践行者,见证并参与了普洱茶由默默无闻到海内外风靡的过程。

  门道茶仓传承着广州这座商贸之城千百年来积澱而成的商业精神,在新时代扎根大湾区,为海内外提供优质的茶品,为大湾区增添了一缕迷人的茶香,也为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