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增速稳步提升 线上线下协同高速发展
固生堂作为中国一家中医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通过线下医疗机构及在线医疗健康平台,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中医医疗健康服务及产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大健康市场前景广阔,中医中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2年,在面对疫情扰动对线下经营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固生堂实现营收16.25亿元,相较2021年13.72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主要是提供医疗健康解决方案产生的收入增加。
年报显示,固生堂主营的两大业务分别为提供健康解决方案服务和销售医疗健康产品业务,其中,2022年公司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服务收入15.96亿元,同比增加18.8%,占总收入约98%;药品和医疗产品销售收入0.29亿元,占比约2%。
固生堂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中医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正结合线下医疗机构与在线医疗健康平台。公司积极利用互联网为医疗服务赋能,通过构建了“线上+线下”OMO模式,以解决传统中医诊疗方式客户触达受限、不同区域间医师资源不平衡、客户随访和长期健康管理不便等痛点。
对公司而言,在线医疗健康服务的发展助力固生堂更有效地使用医疗资源和扩大客户覆盖范围。与此同时,公司还能根据在线医师及客户活跃度,策略性地选择城市进行线下扩张。
截至目前,公司通过自建和并购的方式快速发展线下医疗机构及搭建线上医疗健康平台,已在全国14个城市拥有48线下医疗机构,其中2022年新增门店8家,2023年预计新进2~3个城市,保持新增约10家门店的扩张速度。
从收入渠道来看,2022年固生堂线下机构收入为13.65 亿元,同比增长12%;线上平台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69%,收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1%增至16%。得益于OMO模式的成功,OMO城市线上收入增长73.9%,对冲疫情对线下机构的影响。目前,公司已与13个第三方在线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在线预约、随访咨询、诊断和处方服务等服务。
利好政策频发 固生堂稳坐基层中医服务龙头
当前,国家对于中医药行业政策扶持的势头明显,2022年3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首个以国务院名义印发的中医药5年规划出台。
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因此,中医诊疗受益于中医药、基层诊疗、社会办医、医保支持等多重政策支持。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特别强调要发挥中医药重要作用,明确了对基层中医馆建设的支持,加大对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倾斜力度,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医师基层多点执业,加大基层专业人才培养扶持力度;促进城市医联体建设,社会办医疗机构可牵头组建或参加医疗联合体;逐步提高在医保基金支付中的占比;公立医院开合体系增加分级诊疗相关指标权重。
固生堂表示,公司独特的商业模式,与目前国家对于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布局以及扶持高度契合。固生堂通过积极促进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岐黄学者等名医名师在基层设立工作室进行师带徒,促进基层中医药的事业发展,积极践行国家正在实施的中医药“名医堂”建设工程。
在中医连锁医疗服务市场耕耘多年的固生堂董事长涂志亮认为,“推进名医堂工程,是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实在在的重要抓手,是已被实践证明符合中医药特色的、符合市场规律的中医服务发展模式。”。国家政策层面从扶持名医堂发展切入,“选对了方向”。
此外,有别于传统中医院的架构和模式,固生堂打破地域空间的限制,让大城市里优越的中医诊疗服务和名医资源下沉到县乡村,大大满足了患者多样性的医疗服务需求,努力服务好患者、服务好专家,为促进经济和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固生堂作为中医服务赛道第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有望乘政策春风持续领跑行业,坐稳基层中医服务龙头地位。
展望未来,固生堂将继续采用师带徒模式培养中医药人才,增强对基层人才的培养、坚持实施名医堂工程,强化基层服务能力;顺应政府对“互联网+”中医药服务的政策鼓励,通过数字化和“互联网+”为医疗服务赋能;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的产品化和标准化、以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确保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