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省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而在广东40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中,粤西占比近60%,向海而兴无疑是粤西高质量发展的厚实家底。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以“十年春风送暖 税惠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记者深入湛江、茂名、阳江三地走基层、看税收,在粤西蜿蜒的海岸线上,感受正破浪前行的蓝色经济。
产业先行,蓝色经济引擎加速轰鸣
驱车驶入阳江市高新区的风车王国,百米长的风电叶片、数十吨重的风电装备等巨物迎面而来。走进粤西临港产业版图,从这里开始。
据悉,这个国家级风电产业集群园区,已汇集31户风电行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集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检测认证、运维管理、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产业发展到哪儿,营商环境的建设就跟进到哪儿。东方电气(广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制造大兆瓦级海上风电电机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助理施圣展回忆,扎根阳江这些年,享受到不少政府部门带来的服务支持。“比方说在我们为资金不够宽裕而着急时,税收服务专员提供‘一对一’的政策推送服务及精细辅导,帮助我们2022年顺利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超1200万元,2023年第一季度超150万元,这有效补充了我们公司的现金流,为我们资金周转提供便利。”
东方电气(广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风电电机被视为风力发电机的“引擎”,工装则是风力发电机的“骨架”。
中国水电四局(阳江)海工装备公司去年自主研发设计的海上风电塔筒双层叠运工装,极大节省了海上运输成本,填补了国内海上风电塔筒双层海运技术的空白,为企业海工品牌国际化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企业财务主管文鸿雁表示:“去年1400余万的留抵退税及时到位后,让我们公司的流动资金更加充裕,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底气来源之一。”
税务人员为中国水电四局(阳江)海工装备公司送上辅导资料。韦剑滨摄
税惠支持的速度源于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精细服务。为确保留抵退税等政策红利直达快享,阳江市税务局组建风电城税务工作专班,详细梳理服务风电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指引,出台30条税费服务支持措施,全方位对接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相关涉税费事项,进一步推动人才、研发、创新等发展要素汇聚阳江,赋能阳江风电产业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水平。
临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营商环境之“优”,亦需深水良港之“基”。
在茂名博贺新港区建设现场,各种大型机械作业如火如荼,一幕幕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细节,无不映射着茂名市临港产业的蓬勃生机。
作为博贺新港区广港码头项目的建设经营方,茂名广港码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港码头公司”)在项目建设前期,曾一度因巨资投入及疫情冲击面临较大的资金周转压力。
税务干部向茂名广港码头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讲解税收优惠政策。 陈泳东摄
针对港口物流产业涉税业务范围广且问题较为复杂的情况,茂名市税务部门创新服务模式,建立“首席联络员”机制,选派业务骨干专人动态跟进企业关注的税费政策类型和重大涉税业务,根据企业行业特点、经营特点,开展“行业性+个性化”的复杂涉税反馈和税收政策推送,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2022年以来,公司共享受留抵退税超2800万元,进项税额加计抵减超60万元,省下来的真金白银有效缓解了公司生产和建设的资金压力,增强了股东投资的信心。”广港码头财务人员邓康弘表示,得益于政策红利叠加释放,企业才能轻装上阵、专注发展。
耕海牧渔,蓝色粮仓建设日益成熟
在大食物观的视域下,辽阔的海洋就是蓝色的粮仓、丰茂的牧场。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广东海水鱼苗占全国逾40%,居全国首位,依托大力实施“粤强种芯”工程,培育了一批海水优势鱼种,如金鲳鱼、花鲈、军曹鱼、石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