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市首个美丽健康产业创新研究院成立、首个美妆直播基地落地、首个“化妆品经营与管理”专业设立、一批优质美丽健康企业落地......“美丽经济”在北京昌平加速绽放,昌平将统筹2亿元资金支持美丽健康产业发展升级。
上半年昌平新设企业2.2万家 数量北京第一
9月2日,2023年服贸会昌平区“两区”建设三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昌平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郭清尧介绍,“两区”建设三年来,昌平区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3807.5亿元,三年平均增速达到5.5%,今年上半年增速达到6.5%;固定资产投资三年平均增速达到8.4%,今年上半年增速达到2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68.9亿元,三年平均增速达到8.6%,今年上半年增速达到11.2%;累计新增市场主体8.2万家,三年平均增速达到35.9%,今年上半年新设企业2.2万家、同比增长66%,数量排名全市第一。同时,昌平区区域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两区”建设以来,昌平区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三年增速超过50%。今年上半年自贸昌平组团新增实际利用外资4.15亿美元,同比增长113.5%,占全市自贸试验区比重达到31.2%,位列全市第一。
“截至6月底,‘两区’建设累计入库重点项目1208个,总投资1734.5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52个;791个项目成功落地,其中外资项目73个。全区经济发展运行良好、产业后劲不断夯实、市场活力全面激发,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郭清尧说。
在“两区”建设中,昌平区围绕生物医药、先进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深耕细作,以自贸创新促进优势产业加速发展。在医药健康产业方面,高博国际研究型医院通过医疗机构执业验收,清华工研院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中心建成投用,诺诚健华抗肿瘤创新药物生产基地加速建设。“两区”建设以来,昌平医药健康产业累计实现产值808.3亿元,三年平均增速达到16.2%。特别是自贸昌平组团医药健康规上企业实现产值占自贸区产值比重逐年增加,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29.4亿元,占自贸区产值比重达到18.8%、较2021年提高7.1个百分点。
21条具体政策措施推进美丽健康产业发展
美丽健康产业是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的特色板块,涵盖化妆品、医疗美容等。会上,北京市还发布了《关于支持美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通过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美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营造创新生态、创新监管模式、培育产业集群、强化消费引领、健全保障机制五个方面,提出21条具体政策措施。紧抓“两区”建设机遇,推动《若干措施》落地见效,高标准、高质量持续推进美丽健康产业发展。
为加快北京市美丽健康产业发展,北京市打造了“一核一带”有机串联的产业布局。其中,“一核”即以昌平区为北京市化妆品产业发展“极核”,突出“未来美城”的品牌引领和产业集聚作用;“一带”涵盖朝阳、东城、西城、丰台和通州,作为北京化妆品重点消费活力带,积极推进化妆品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此外,会议现场还发布了《北京市美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重点任务主要包括实施创新领航工程、实施产业扩规工程、实施消费带动工程和实施开放赋能这四大工程。北京市将以《三年行动方案》为抓手,着力从促进创新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完善产业生态等方面强化政策兑现,共绘全球美丽健康产业的“创新之城、消费之城、未来之城”。
未来,昌平区还将以《行动计划》和“美丽经济十条”为抓手,狠抓产业布局集聚化、产业发展数字化和产业服务系统化。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成国表示,昌平将按照“一产业一专班、一规划一园区、一平台一基金”的生态模式,统筹不少于2亿元资金推动美丽健康产业发展,争当美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