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深圳市福田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在福田会堂开幕。福田区政协委员、福田区发改局评审中心总工程师戴迪建议聚焦福田8+3产业布局,打造新质生产力中央示范区。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获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成为广东省唯一荣获该业界四个称号的区县。辖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集聚,体现了福田强大的创新潜力。然而,在深圳近期谋划的产业集群新政中,无论未来产业“6+5”核心承载区,还是20个以产业集聚为载体的先进制造业园区的产业布局中,福田的身影都较为模糊。
戴迪表示,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除了创新生态与空间资源、创新方向和落地比率、创新技术的交易服务问题外,创新互动与区域联通问题也是原因之一。“河套的科技创新资源对福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但交通联结的不畅阻碍了两地间的有效互动。”
戴迪建议,福田可提高生产性服务效率,充分利用福田依靠河套的优势,借鉴旧金山湾区发展经验,引入以福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集群体。推动生态主导型企业,建设新质生产力创新联合体。同时,搭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打造技术要素流通最强枢纽。
据了解,空中铁轨观光电车另有审批捷径,不必按照国家对地铁轻轨的申报标准来申报建设。戴迪建议福田规划“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连接河套合作区,经华强北商圈、车公庙至梅林产业园区,这种空中轨道交通既具时尚感,又节省成本和空间,能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