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东部新中心市博物馆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瑶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3月18日的安徽合肥,春日融融,十多家中央驻皖新闻单位代表走进合肥市瑶海区,先后参观了龚大塘片区、中国(合肥)服装原创设计基地、文一·时埠里、互联宝地·徽园、合肥东部新中心、青年创意田园二期等地。正如瑶海区委书记陆勤山所说,如今的瑶海,新一代建设者向“新”速行、逐“质”奋进,转型崛起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见。
厚重工业历史熠熠生辉
瑶海区位于合肥市主城区东部,现今已是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综合十强区。2023年,瑶海区首次跻身“赛迪百强区”,位列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59位、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第84位,科技创新指数位列安徽省城区第三、增幅居安徽城区第一。
在互联宝地·徽园,曾经的合钢五厂旧貌换新颜 瑶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瑶海承载着厚重的合肥城市历史记忆,曾是合肥传统工业区,书写了让安徽引以为傲的工业历史篇章,曾贡献了全市70%的工业产值和60%的GDP,为合肥产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在这里创造了多个安徽第一、中国第一。
这里还是合肥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商贸集散地,合肥市的第一个机场、第一个火车站、第一个汽车站、第一个商业码头都集中在瑶海。
“三大行动”赋能焕新蝶变
作为合肥市目前人口密度最大的核心城区,在产业快速迭代的浪潮下,抢滩新兴产业的同时,兼顾传统工业创新发展,成为瑶海区一道必答的课题。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瑶海区的产业转型方向逐步明确为“三新+两老”。“三新”即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文化创意产业;“两老”即发展传统强项——达800多亿(人民币,下同 )产值的建筑业和达千亿产值的金融商贸业。
瑶海区青年创意田园二期 瑶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陆勤山介绍,依托良好的基础性条件,当前的瑶海,“老工业正在转型新产业,老城区正在变身新中心,烟火气正在融入新时尚。”而“产业转型、城市更新、环境提升” 三大行动,正是催动瑶海蝶变的最大动能。
在互联宝地·徽园,这一记录合肥工业光荣与梦想的地方——合钢五厂旧貌换新颜。眼下,“低密度、低强度、高绿量、强工业文明记忆、可变弹性空间为主”的合肥首个无围墙现代经济产业园展露芳容,成为合肥东部新中心的重要产业平台。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硬件、数字创意等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正在有效导入,懂车帝把全国首个线下店落在这里,筑梦产业区落地……“城市更新”行动让“工业锈带”一步步变身成“产业秀带”。
位于合肥东部新中心核心区的青年创意田园,曾是民居与荒地交错的城中村,如今“环境提升”行动让它“改变了模样”。瑶海区通过文旅和农业相结合模式,前瞻规划,精心实施,将青年创意田园装扮成风景优美、活力满满、产业涌动的青年聚集地。
瑶海区龚大塘片区 瑶海区委宣传部供图。
龚大塘片区,曾是合肥市二环内最大的临河城中村,19个涵盖路网、教育、安置、环境在内的项目齐头并进,往日的破败灰旧一扫而尽,入眼尽是新的铺装路、新的中小学、新的安置房、新的绿地景观……瑶海区连续多年征迁、建设、交付、安置面积实现“四个百万”,民生改善速度、城市颜值提升速度肉眼可见。
向“新”速行 逐“质”奋进
陆勤山表示,2024年该区将持续锻强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硬实力”,力争科技创新主体数翻一番,助力合肥打造“时尚服装产业之都”,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同时做大做强汽车“首位产业”后市场。此外,该区将奋力打造高水平创新的发展“聚集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参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合肥都市圈”。
立足合肥东部这片热土,围绕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命题,大有可为的瑶海区正奋力打造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示范区、老城区更新改造示范区的“双示范”,朝着早日成为高质量发展“千亿区”的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