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税收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推动“低空经济”乘势起飞

2024-04-30 16:24:53大公网 作者:梁红钰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春风暖企 向新而进”媒体采风系列报道二

  “低空经济”越来越热。2021年2月,“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今年,“低空经济”在全国两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广东是国内发展低空经济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今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城市空运、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加快建设低空无人感知产业体系。4月22日,广东税务部门在“春风暖企 向新而进”采风活动中,带领媒体记者们走进低空经济领域代表企业,展示这一新兴产业的活力。

  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获许可证 迎来低空经济商业化发展可能

  低空经济是典型的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2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成为全国首部关于低空经济的地方专项法规。低空经济距离我们还远吗?

  在广州市黄埔区,目前已集聚低空经济领域企业50家,年产值(营收规模)约130亿元,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单项冠军”3家、上市企业9家,企业涵盖了研发设计与原材料、零部件制造和集成、应用与服务等的产业链上中游。2023年12月28日,黄埔区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低空10条”)及政策实施细则,并集中签约了21个低空经济领域的重大项目。2024年4月7日获得中国民航局正式颁发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全球首张生产许可证的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下称“亿航智能”),正是黄埔低空经济领域企业中的杰出代表。

亿航智能无人驾驶载人器获得三大证。梁红钰 摄

  上年第四季度,亿航智能EH216-S成功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载人eVTOL航空器的型号合格证和标准适航证,这一重大里程碑对亿航的业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客户对EH216-S的需求激增,市场反应十分积极,推动第四季度和年度收入的强劲增长。财报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亿航智能实现营收5660万元,同比增长261%,实现了单季经营现金流转正。

  “相较于传统航空器,我们这款EH216-S在技术架构、构型、性能、功能、运行模式和飞行环境等方面均有巨大的差异,而且之前各国都没有适用的适航审定标准。我们经过近10年的技术攻克和创新,以及对相关适航标准的探索,EH216-S终于获颁型号合格证,迎来低空经济商业化发展的可能性。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来说,这些项目的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等,都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亿航智能副总裁贺天星特别强调了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对于公司的大力扶持,“大量的资金需求是支撑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之一。我们每年都有大量的研发投入,自2023年起还可以选择7月就加计扣除上半年研发费用,有效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此外增值税即征即退、出口退税等税收优惠,也为我们充盈了资金。”

亿航智能EH216-S。主办方供图

  作为上市企业,亿航智能还是黄埔税务的税收专属服务对象。“我们收到了黄埔税务给亿航定制的《税收专属服务手册》,包括了税费优惠政策、税收风险防控、纳税信用管理、办税服务指引等常用内容,为我们日常涉税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贺天星说,税务部门不断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税费服务方面的应用,很多业务都可以线上办、“掌上办”,像最新税费政策都会“精准推送”“政策上门”,相当便利,“坐享税费优惠找上门,让企业高效便捷应享尽享国家政策红利。”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服务纳税人缴费人,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税务局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税务一线的实践运用,聚焦依法治税、税费服务、矛盾化解等重点任务,以信息化、数据化为支撑,打造“埔税云”税费服务宣传中心这一服务载体,以“知、行、信、和”的建设路径,全力打造一流税收营商环境,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如何因地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此,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税务局联合广州市黄埔区科学技术局(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广州市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开发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共同推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十条服务措施”,通过发挥税务、科技和工信等多部门协同力量,共同培育、服务和推动新质生产力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助力推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新质生产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无人机任务载荷产品在应急救援领域广泛运用

  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支撑,无人机的技术发展日益成熟,逐渐呈现出轻型化、智能化的特点,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火灾救护、遥感测绘、警用安防、大众娱乐等多个领域。

  连日来的暴雨引发韶关市江湾镇山体滑坡,22日当天凌晨,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公司(下称“成至智能”)成立的应急救援队伍赶往韶关江湾镇,配合广东消防展开应急救援活动。

  成至智能专业从事无人机任务载荷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中国工业无人机产业链起到了“补短板锻长板”作用。其无人机安防任务载荷业务主要分为声学、光学、光电载荷和其他特种任务载荷等,可以提供广播、强声驱散、超长时间稳定照明、远距离人体目标探测、远距离语音交流等功能,为救援和执法等场景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成至智能无人机。梁红钰 摄

  2021年,成至智能发起成立了天河区成至无人机应急救援中心,是广州市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孵化基地孵化出的第一支公益性应急救援队伍。321东航坠机事故,成至无人机救援队是第一支抵达事故核心区域的社会救援力量,同时也参与了茂名石化爆燃、英德水灾、桂林山火等抢险救援行动。2023年,广州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天河区政府,依托广州成至智能机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广州市无人机应急救援中心。该中心现有应急救援队员127人,配备各型号无人机及配套救援设备近200套,实行365天24小时值班备勤,进一步健全了广州市航空应急救援体系,提高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成至智能与香港警队也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如香港警方今年推出的智慧搜救手机应用程序HKSOS,该应用程序采用新专利技术,能发出独特求救讯号,即使无网络亦可侦测到位置。“该应用程序的软硬件设备有我们公司很大的贡献。”成至智能董事长廖科文表示,“我们认为这样的产品很有意义,未来希望把它推广到大陆,推广给全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

  正是因为对于产品研发十分重视,成至智能将收入用于扩大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投入占比近30%,达到2700万元。天河区税务局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依托税收大数据,建立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台账,实行定点、定人、定岗跟踪辅导服务,帮助高新技术企业摸准、吃透、享全优惠政策,助力其加大研发投入。据了解,近年来成至智能一直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其中2023年该公司享受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177多万元,享受小微企业减半征收六税两费,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减免22万多元、教育费附加减免9万多元,地方教育附加减免6万多元、印花税减免2万多元。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