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三航造”漳州LNG接收站码头作为今年全国首个新建LNG接收站项目落地投产

2024-05-25 12:00:16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5月21日,一艘满载6.6万吨进口液化天然气的“玛可玛”LNG运输船抵达中交三航局六公司承建的厦门港后石港区漳州LNG接收站码头,标志着今年全国首个新建LNG接收站项目落地投产,填补了厦漳泉地区无LNG接收站的空白,为福建省清洁能源进口开辟了新通道。

  三航局福建漳州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项目防波堤及码头工程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隆教畲族乡兴古湾北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一座呈反“L”形布置、全长1380米的防波堤,以及LNG装卸码头、工作船码头、火炬平台与相应配套设施等3个单体工程。

  工程建设的700多个日夜中,三航建设者战海潮、逐星月,为建设绿色低碳“美丽福建”,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三航力量。

  战海潮,精细管理筑牢工期保障之堤

  码头工程施工区域处于福建省十大危险水域,风浪大、暗涌多、外部无遮挡,恶劣的海况加上不停歇的六七级季风,对施工工期带来不小的挑战。

  项目团队紧抓每一个海况良好的施工窗口期,充分协调调配资源。在施工高峰期,团队采用两条半潜驳流水作业托运沉箱,架桥机与平台船两种施工方案同时进行施工以保障预应力空心板顺利安装,还调用风顺号支腿船助力码头上部结构施工等,全力以赴确保施工进度。

  在防波堤建设过程中,项目部采用水上抛石和陆上抛石相结合分段施工,堤身形成后立即开始大块石理坡和安装扭王块施工,及时对堤身形成有力保护,有力保障了防波堤的施工进度。

  保质量,精益求精铸就施工品质之基

  该项目码头接岸段由高桩结构组成,然而,接岸段建在一面抛石斜坡和扭王块护岸上,意味着高桩基础需要穿过16米深的不规则抛石层,再打进5米深的火山岩,传统施工工艺无法满足施工需求。为解决这个难题,项目团队采用依次打入比永久护筒半径大5厘米和15厘米的两层外钢护筒的方法,有了外钢护筒的探路及保护,灌注桩得以高质量打入,工效提升了25%。

  因暗涌水流变化大且汹涌,及时、精准地安装沉箱变得格外困难。且由于项目沉箱为独立墩结构,结构旁没有其他沉箱作依托,极易出现沉箱受到水流波动影响而围绕圆心扭动的情况,4个端点无法定位,安装难度剧增。项目团队研讨分析后采用对角定位的方法,利用两台定位仪从对角位置进行数据采集,借由两个端点拉扯形成的对角线,与沉箱两侧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结构,使得测量定位时更容易发现沉箱的扭动情况并及时纠偏,安装精度和效率得以大幅提升,最终误差成功控制在5厘米以内。

  优质履约铸就精品工程,项目团队赢得了荣耀与赞誉。项目获得了2019年度、2020年度信用考核评价A级、2021年度信用考核评价AA级,福建省2021年和2022年度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省级示范项目,以及2022年度中交集团的“平安工地”称号。此外,项目的工程质量也备受认可,荣获2023年度中交三航局优质工程奖及2023年度水运交通优质工程奖。

  在碧海蓝天间,这座“三航造”LNG接收站码头如巨龙般蜿蜒伸展,它将见证无数次的起航与归来,承载着绿色发展的希望与梦想,对构建天然气供应重要海上通道,加快实现“全国一张网”具有重要意义。(张心怡 杨莉婷)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