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深港澳艺术家齐聚文博会 探索共建人文湾区

2024-05-27 16:48:17大公网 作者:毛丽娟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5月26日下午,2024“无界——深港澳青年艺术大展”国际学术沙龙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5号馆举行。来自深港澳三地的青年艺术家齐聚一堂,纵论湾区艺术融合发展。活动现场,深港澳艺术家和设计师代表共同发起深港澳青年艺术交流倡议,成立深港澳青年艺术交流中心,将艺术大展打造成大湾区公共文化的响亮名片,向世界讲好湾区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冀打造大湾区公共文化响亮名片

  这是宝安区连续两年以艺术为媒举办“无界”艺术大展,深化探索深港澳三地青年艺术家的交流合作。深圳宝安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孙箫韵在论坛上致辞称,去年的艺术大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让宝安成为大湾区文化大融合的纽带。为了涵养同宗同源的文化底蕴,不断增强港澳同胞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今年宝安再次举办艺术大展,规模较去年扩大,云集了三地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的精品力作。“‘无界’两字承载了大湾区在当代文化意义上的融合与生长,我们应继续整合三地资源,发挥各地城市优势,探索艺术+科技跨界融合,打造新兴工业化实践高地。”孙箫韵欢迎深港澳艺术家多到宝安交流互动,向世界讲好湾区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记者毛丽娟摄)

  “深港澳三地山海连城,文脉相亲、人文相近,本就是无缝连接。”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香港商报社长丁时照致辞称,以“无界”命名艺术大展,是神来之笔,“山海无界,人文无界,艺术无界,无界就是联通,是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

  丁时照介绍,2024“无界——深港澳青年艺术大展”的举办地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二楼连廊设计独具匠心,完全可以跑室内马拉松。“二楼连廊体现了文博会的艺术思路,将各个展馆串珠陈列,也是青年艺术家的红地毯。”丁时照期待将深港澳青年艺术大展打造成大湾区公共文化的响亮名片,成就湾区故事、中国故事的精彩华章。

  科技艺术设计相互赋能

  “艺术大展”策展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湘波认为,更多香港艺术家的参与,以及科技与艺术的互相赋能,体现出时代艺术发展的新趋势。

  “艺术大展”策展人、香港设计师协会副会长、香港著名设计师高少康分享了他的策展心得。“在700多米的长廊上呈现艺术氛围是相当大的挑战,采取艺术跟建筑物融合的方式,也凸显了“无界”的主题。”高少康表示,本次艺术大展打破了艺术、设计、科技和产业之间的界限,“包括我们与宝安区低空经济品牌合作,我与亿航无人机联名创作作品等,”他期望“艺术长廊”永不落幕,持续讲好大湾区创意故事,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现场发起深港澳青年艺术交流倡议

  活动现场,深港澳艺术家和设计师代表共同发起深港澳青年艺术交流倡议,共建“人文湾区”。丁时照、孙箫韵及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香港商报常务副社长、执行总编辑蓝岸共同见证。

  高少康代表深港澳艺术家宣读倡议。倡议提出,汇聚深港澳三地艺术、设计力量,联合及跨界创作为传统产业赋能,激活非遗文化落地转换,探索“艺术+设计+科技”跨界融合,推动艺术数字化创新,在深圳(宝安)成立“深港澳青年艺术交流中心”,为深港澳青年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交流互动平台。

  探索湾区艺术无限可能

  在学术主题对话环节,香港商报副总编辑王军与高少康、香港知名潮流艺术家邓卓越、香港著名建筑设计师阮文韬、澳门设计师欧俊轩、深圳艺术家李昱昱,广州艺术家、插画师邸翩等展开对话交流,探讨如何共建大湾区公共艺术交流平台等。

(记者毛丽娟摄)

  “湾区高度融合,‘好运’‘有钱花’都属粤文化,设计和产业的联合也非常多。”高少康更看重艺术的公共性,期待能给观众呈现一种活的艺术活的文化,让大家能感知到。邓卓越希望能在大湾区认识不同民族的好朋友,创作处更多有关的民族故事出来。阮文韬的作品探索了建筑与空间艺术的关系,他期待用艺术激活空间的逻辑可以延湾区的其他城市建设规划里。欧俊轩期待设计作品带给观众开心,在生活中找一些乐趣。他还表示可以将大湾区的作品带到葡语国家,也让来到湾区的葡语系人士了解到中国的创新设计。李昱昱则期望推动艺术工业的发展,实现艺术商品化。

  26日上午,香港商报联合深圳新闻网对艺术大展进行现场直播,高少康、邓卓越、阮文韬、李昱昱以及香港知名壁画师李美欣等深港澳艺术家走进直播间,与观众互动介绍艺术大展的亮点和特色。截止发稿前,直播逛展全网观看量逾60万,好评如潮。

责任编辑:李润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