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香港新界大屿山赤鱲角的香港国际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自1998年投入使用以来,创造了无数辉煌的成绩:全球约110家航空公司在此驻场,客运量位居全球第五位,货运量连续18年全球第一位,4小时内直达亚洲主要城市,开通航班可抵全球165个目的地等等。
近日,OUTPUT受香港国际机场的委托为其机场大屏幕打造裸眼3D短片。屏幕位于抵港层正中央,是机场最核心的屏幕点位之一,内容辐射所有途经的旅客。最终,OUTPUT选择在夏日来临之际,呈现一支充满夏日旅行与度假气氛的裸眼3D短片,为往来香港国际机场的旅客营造松弛惬意的夏季旅行氛围,亦传递出香港作为全球旅行胜地的城市风尚。
展出时间:2024.7-2024.8
装置地址:香港国际机场抵港层(非禁区)
整支短片的构思来源于OUTPUT的美好愿景,我们希望带领观众一起踏入夏日旅程。行李箱如俄罗斯方块般倾泻堆叠,你找出属于自己的那一支,开启了一段专属的烂漫夏日度假时光。你懒洋洋地躺在在沙滩长椅上,享受着阳光波涛与椰林海风;又或者在海面上,游刃有余地驾驭着冲浪板迎着浪头呼吸着 刺激与自由。最后,画面回到香港国际机场的行李转盘上,预示着这座机场始终如一地为你的旅程提供着有序的、安心的服务和支持。
事实上,香港国际机场一直在尝试着公共空间的数字可视化。此次与OUTPUT合作是香港国际机场突破创新界限的一次尝试,意在为旅客呈现更短的、视觉更强烈的、更吸睛的裸眼3D创意内容,使旅客在略感疲惫的长途飞行中获得乐趣与兴奋感,也让机场空间变得更生动、更富有活力。
OUTPUT有着丰富的与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合作的经验。我们曾在上海浦东与上海虹桥机场,携手德高动量,呈现签约数字艺术家Jesse Woolston的作品《星夜旅程》以及Timo Helgert的作品“城市自然系列”,前者用AI驱动粒子运动,让梵高名作《星月夜》以数字化的方式再现于世;后者则让巴黎与上海的地标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为旅客带去宁静与温情。
OUTPUT还携手旗下数字艺术家Mei Konishi于广州、上海的机场,“建造”了数字化的城市花园,在光线投射的花园中,多彩的花朵次第绽放,裸眼3D的效果将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联结,在都市场景中打造一处梦幻自然景观。除此之外,OUTPUT曾与腾讯集团合作,在西安与深圳两处机场落成交互式的数字装置,以艺术化的方式转译当代前沿科技,为旅客们献上既具科技科普意义,又具娱乐性与观赏性的艺术体验。
OUTPUT通过携手全球数字艺术家及自主孵化的内容创作团队OUTPUT Lab,不断探索艺术与科技融汇后的创新内容产物,伴随AI技术的迭代,进一步探索在全球重要的交通枢纽呈现全新数字内容体验的可能性。我们希望未来的内容观看形式是更加数字化的,亦希望未来的城市空间充满突破想象边界的数字景观。我们期待与香港国际机场以及更多重要交通枢纽合作,以人流密集的线下场景为依托,普及与带动数字艺术创作生态的兴盛;亦用数字内容和数字场景点亮交通枢纽空间,为全球旅行者带去不平凡的数字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