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2024年中国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技术及产业创新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区开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30多所高校的400余名电磁领域专家,以及中国移动、中国商飞等3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齐聚一堂。
2024中国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技术及产业创新大会27日在合肥开幕。朱顺杰摄
本届大会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市政府、电磁兼容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以“实现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领域自主可控和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搭建学术界和产业界交叉融合的交流平台,冀促进我国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领域人才、科学、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大会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美国工程院院士William A.Radasky、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元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王晓云副总工程师等6位学术和产业界嘉宾围绕国内外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应用作主题报告,《中国电磁环境效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白皮书》在现场发布。
鸿鹊电磁产业园、鸿鹊电磁安全检测中心首批合作项目签约。朱顺杰摄
此外,鸿鹊电磁产业园、鸿鹊电磁安全检测中心现场揭牌,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分别与合肥新站高新区管委会、合肥高新区管委会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合肥新站高新区、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共同与江淮汽车等6家企业进行首批合作项目签约,未来将聚焦电磁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创新,促进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协作,形成从研发、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产业布局,打造电磁安全核心体系。
现场举办了大会会旗交接仪式。朱顺杰摄
大会期间,合肥新站高新区发布低空经济产业规划。规划明确,按照“源头创新—成果转化—研发制造—场景应用—技术培训—市场运维”的发展路径,计划到2026年,全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相对完善,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初步形成“2+1+X”低空经济生态体系,奋力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高地,建设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未来产业先导区。
合肥新站高新区将大力推进电磁产业的集聚与发展,聚焦无人系统、空天信息等领域,竞速电磁兼容、光电智能、元宇宙等新赛道,加快建设光电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区、科技研发产业聚集地、未来空天智能及光电产业智造生态新区,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建国家高新区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