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再现的梦境 55x34 纸本水墨 2023 吴非
文 | 陈子游
读吴非的画,他的画归到新水墨画阵营里才对,自然是因为他的创作理念已经与过去的传统中国画表现形式或者说绘画语言上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因为自上世纪初以来,艺术界有了改良中国画的风潮。一直到现在,百年后的中国画艺术领域涌现出许多艺术家选择了这种创作理念,这种艺术价值观影响到的结果是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国画要往前走,要出新的形式,这也是数十年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的一个教学传统。当然,从最早的徐悲鸿先生到以蒋兆和、吴作人、叶浅予等先生的倡导,这种观念深入人心,李可染之后的艺术家周思聪、卢沉、李少文、贾又福等再到稍晚一些的朱振庚、杨刚、王彦萍、田黎明、刘庆和、姚鸣京、李洋、武艺等,通过好几代人的践行,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传统书画材料与西方艺术理念融合的学术视角,这也影响到更多的年轻艺术家,包括生活在洛阳的艺术家吴非。
在近几十年来,吴非一直在努力摆脱传统中国画创作模式的窠臼,努力地将当地龙门石窟里的艺术造型,和盛唐时代所拥有的那份时代气质,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元素,融合到艺术创作上,进行艺术语言化的探索,形成了一股新鲜的、又与时代潮流相契合的的水墨画作品。这是新的表现手法,将那些崖壁上的立体佛陀造像移到纸上,任意结构,任意赋色,让原本严肃的题材轻松地呈现出来,有点魔幻,也有点意外。
仓惶志180X61 纸本水墨 2021 吴非
面对吴非最近几年的画作,尤其是2022、2023、2024年的新作品,他以主观的造型和设色上多层次的表达,使得画面意气更为浓郁,这些色感趋于潮流,有点像米兰国际时装周发布的颜色风尚,“炫”而鲜活、生猛、突兀、过瘾,也使得观者在视觉上有了几分“炫目”,那些呈现出来的纸上形象被弱化,却又能够从细微处再现出来某些个人的气质,一种浓郁,一点精妙,相融而得。
我们不难从他笔下的这些作品中看到这些矛盾之中的突破意识,比如《一尊佛》,这幅作品是在对应想象中间的龙门石窟,如今现实里太多的佛造像已经是残破状,诸多的造像都已经没法看清楚佛像的脸膛与轮廓,但艺术意味还在,有意思,这样的特点,便是将单纯的佛造像转化到纸上,其表达与实际石窟的立体状结构已不太一样,更突显出平面化质地,以勾勒、渲染、赋色呈现出一种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理念,越简单就越有味。
另一幅《一闪而过的灵光》,蓝色作底,所衬托出来的佛造像、宝塔、马等元素,其视觉效果不同,也有一种幻觉感。这幅作品幅尺不大,就显得十分精妙。作品《运转时光机》其名字借用了佛家六道轮回的道理,所为时光机是一种观念,用在此处很是新鲜,画面里的表现也让人有点意外,用色淡绿色、蓝色、黑色,有了一种错搭感,虚幻神秘,准备等待运转。还有像《一善福地》《惊蛰》等等,都有类似的呈现。
作品《乘着歌声的翅膀》,这幅画的立意也很空蒙,那些马与人,像玩偶,造型意趣非凡,这或许是一种心灵的表达。正所谓“师古人、师造化、师我心。”心最妙,最有趣。玩味,常常带来一种造型的天趣,有艺术感染力和耐看耐品的主要动因。
空寂的光芒98x77 纸本水墨 2023 吴非
作品《梦里风景》,从理念上看,这里的画面是由零碎的图像组合而成,佛陀、马、现实人物、塔林,或者其他凑在一起,便有一种不自然生成的梦,这种梦,或许每个人都有,而作者的梦,是与佛造像,与文化与艺术相关联,包括画里面那种鲜红如火的色彩,是心里的热情和激荡。还有包括《仓惶志》,尤其《你的笑容是我的回忆》,多是一种另类状态,无论是作品题材,还是用墨、用笔以及渲染的手法,都与其他类型的画有所不同,画面的色调丰富,红、绿、紫、淡红、黑、桔红……如紫烟,打破了诸多绘画里的常态,形式感也如同梦境,大与小,简与繁,浓与淡,清晰朦胧,一切都很自然。还有像《赋格》《寂寞艳影》《福慧自在》《不可磨灭的记忆》多是2023年里创作的,其手法与意韵相契,有味道。包括作品《昨日重现》《红马》《风化的清晰度》《灵境》《记忆不会褪色》《红色的手印》等等,这些作品的名称都显得有点另类,如现代诗一般比较直白,比较有想象力,这些作品也都是在一种观念的支配下完成的,先勾勒,再玩味色彩,并不完全以图像去进行,显得画作上有了极大的空间,又容纳出更多的形象混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简单与繁复的关系。
糖豆的前世今生59X59 纸本水墨 2021 吴非
总的感觉一个字“炫”,完全没有传统绘画程式的束缚,像“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那首歌一样,畅快潇洒。对于吴非而言,他并没有丢弃传统中国画的精神,而是在宗教题材上改良自我的创作,虽然还有诸多不太协调的地方,但也不时将一种自我意志和精神融入到画里面,显得不那么保守,不死板,还是活泼泼的状态。恰如佛家有言:“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的道理,或许看山不是山的状态,正是当下吴非的创作状态,以“炫”造像、以神赋色、以梦筑精神,越简越虚无,就越高尚。我认为,假以时日,这个样子也许会有所成。
无法逃脱的执念 69x46 纸本水墨 2023 吴非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更年轻的艺术家们的创作,尤其在中国画领域里面手法、观念耳目一新。这样的新,自然要源于传统中国画的一种精神,源于自我内心的一种体悟,才是艺术家的必有之路。在许多未来的世界里,艺术家总是先行者,这既有难度,也具有风险,但精神上也会无限美好。
我可以理解,画家吴非的探索艺术的勇气。而在探索的道路上遇到的不可想象的困惑与兴奋,将激励着吴非前进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与吴非共勉!
艺术不易,艺术家更不易。
值得关注,值得推荐!
2024年6月20日于京城北塘
吴非
简介:
吴非,曾供职于洛阳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主要参展、获奖:
首届中国美术金彩奖美术作品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全国第十五次美术新人新作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第五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三等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第四届河南省书画院双年展美术学术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中国人物画展一等奖(河南省美术家协会)
河南省中国首次晋京展精品奖(河南省美术家协会)
中国河南省韩国庆尚道水墨画展等(河南省美术家协会)
中国意象-当代中国画十人邀请展
风华七月—当代中国画家作品邀请展
水墨动向—当代著名中青年国画家学术邀请展
中韩水墨邀请展(中国文联) (韩国首尔)
表情—2013·南京人物画年度展(弘鼎艺术空间·南京)
释放—院体艺术的今日表达(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
我美丽的自留地—张正民 刘西洁 吴非作品展(想像艺术空间·洛阳)
60.60—当代中国画60后艺术家提名展(北京)
流动的气韵—中国新水墨名家作品展(山西艺术博览会·太原)
首届西双版纳国际美术展(云南)
厚·写意——当代一人一品学术大展(北京·松美术馆)
意·识·源——当代艺术展(太原)
个展
过往—吴非水墨作品展(亨嘉堂·北京)2014
山静水流—吴非水墨作品展(想像艺术空间·洛阳)2014
赋格—吴非作品展(想像艺术空间·洛阳)2015
吴非水墨作品展(大观艺术空间·郑州)2016
六法清欢—2023吴非水墨跨年展(观见美术馆·洛阳)2023
花是主人—吴非作品展(海风画廊 日本)2024
作品发表、出版:
《中国画艺术年鉴2010-1012》、《中国画艺术年鉴2012-1014》《国画家》(湖南人民美术出版社)、《东方艺术》(今日美术馆)、《水墨》(中国画研究院)、《江苏画刊》、《艺术状态》、《收藏家俱乐部》、《水墨生活》(艺术与人文出版社)、《中国人物画技法图典》(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盛世收藏》(江西美术出版社)、《新世纪中国画水墨发现大系—水墨时态 吴非》(荣宝斋)、《最具学术价值与升值潜力的中国画100位》(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原画风.山水人物卷》、《河南国画100家》、《美术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