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长风大潮汇香江 新质开源铸科创”2024大湾区与长三角AI产业协同论坛在香港成功举办。论坛主题聚焦“开放创新、区域协同,共促AI产业融合发展”,旨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合作,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本次论坛由深圳市罗湖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国际开放城市共同体、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香港科技园公司、新微创源孵化器主办,深圳雨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并得到了汽车芯片百人会、广东微技术工业研究院、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香港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斑马星球、WORLD INNOVATION CENTER LIMITED等机构的协办支持。
活动现场
论坛伊始,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常委、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冯健,香港科技园公司董事、OCC开放城市共同体发起人、香港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权智(国际)有限公司主席谭伟豪及OCC开放城市共同体发起人、斑马星球科创加速平台发起人、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洪为民等分别致辞,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100余位来自深圳、香港、长三角及大湾区的科技精英、产业领袖及政策制定者代表参会,探讨热议人工智能、芯片生态链、数字货币、智慧城市等前沿话题。
携手共探大湾区与长三角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罗湖,深圳市最早的建成区、改革开放先锋、粤港联通的桥头堡,正积极布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聚焦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两大战兴产业,以及低空与空天、细胞与基因两大未来产业,力图加快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从打造人工智能生态着手,罗湖致力于培育完整产业链,深度融合AI与服务业,通过做好“6+1+10”重点工作,即六大示范应用场景与十个一行动,全力推进人工智能生态建设,力求成为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先锋城市示范城区。同时,罗湖正对接香港沙岭片区打造数据中心,香港在罗芳水质净化厂对面地块打造深港跨境新型工业园规划,推动香港北部都会区沙岭国际数据产业园与罗湖区人工智能产业规划布局发展形成互补呼应,共同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与发展。
嘉宾主题演讲
与此同时,香港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创新科技发展,通过《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明确了创科发展四大总体方向和八大重点策略,充分展现出力争成为国际创科中心的雄伟决心。而上海作为长三角核心城市,也在积极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深度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地区凭借雄厚经济基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成熟的产业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沃土。本次论坛汇聚香港、深圳、上海等地创新力量,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引导、资本助力、国际合作,激发科技创新潜力,推动成果快速转化,对区域内创科潜能激发和全球科技生态的协同创新产生深远影响。
主题演讲精彩纷呈 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论坛期间,嘉宾们聆听了多场精彩的主题演讲。开放城市共同体的创始发起人、OCCLab执行董事杜玉杰带来了《开放城市的共同体与开放的城市共同体》主题演讲,华人大数据学会执行会长、大湾区国际信息科技协会副会长车品觉分享了《智能演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经之路》相关话题,OCCLab首席科学家、原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陈滢分享了《长风大浪,OCC视域下AI人才生态构建战略》,清华大学长聘教授(美术学院)、清华珠三角研究院未来设计创新中心主任徐迎庆聚焦探讨了学科交叉与设计创新,广东微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锦锋则阐述了智能传感器在智能化基础设施中的关键作用,上海新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微创源孵化器)总经理、汽车芯片百人会秘书长任佳介绍了本次活动特色“咖啡时间”专题讨论环节相关规则。
签约仪式
此外,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开放城市共同体实验室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三方将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区域AI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远见。
推动AI产业合作 探索跨区域跨领域新模式
论坛特设了“咖啡时间”分组讨论环节,围绕《芯片生态链的全球竞争与区域生态协同》、《数字货币与金融区域化|探索跨境贸易中的货币桥机制》、《智能城市与区域发展|边缘计算与低空经济的融合》以及《AI人才及教育》等主题深入交流,旨在寻找合作新机遇,共谋AI产业的未来发展。在自由交流环节,与会者积极互动,为AI产业未来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罗湖区、长三角地区和香港分别以其区位优势、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成为推动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大湾区与长三角AI产业合作搭建了新平台,注入了新活力。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AI正改变着产业生产范式、业态模式和市场结构。未来,论坛将以AI产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活力,探索跨区域跨领域合作新模式,罗湖区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与大湾区和长三角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