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关总署公布2023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的合肥综合保税区位列A类第15位,较上一年度排名提升13个位次,创下历年最好成绩。
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新站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近年来,合肥综保区积极推动制度创新,先行探索多项改革创新举措。合肥综保区联合海关在安徽省率先开展“战新产业进口危化品检验智慧海关应用场景”试点落地,京东方、晶合成为全国首创、全省首例“无感智检”试点企业,落地“一票多车”模式,极大节省了企业的通关成本。此外,合肥综保区通关一体化、7x24小时通关服务、分类监管、“四自一简”等多项改革创新措施落地,助力企业降成本、稳订单、拓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综保区还探索跨境电商新模式,落地安徽省内首家跨境电商消费新体验店——叁时叁刻,将保税展示和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相结合,打造零售消费新场景。同时,该区搭建集清关、备案、信息共享、统计监测等功能于一体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充分满足电商、支付、物流等企业之间数据传输和业务衔接,进一步强化海关对跨境进口业务的监管。
为解决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高新技术企业进口原材料、高精度设备批次多、对物流时效要求高的问题,合肥综保区大力拓展平台功能,引进美国应用材料公司集成电路备品备件仓库、美国康宁中国区域物流分拨中心、中欧班列出口集拼及进口分拨仓库、日本尼康半导体配件分拨中心等一批保税物流分拨项目,海程邦达、海晨、安徽外运等10余家优质物流企业现已入驻。
作为安徽省首家综合保税区,合肥综保区现已聚集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27家,其中规上企业12家,自主培育的上市企业3家。2023年,合肥综保区规上工业产值完成104.32亿元(人民币,下同),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封关运行以来,合肥综保区累计实现进出口突破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