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合肥包河:以亩均改革为牵引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12-05 14:22:29大公网 作者:朱顺杰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日前,安徽省发布“亩均论英雄”系列榜单,其中合肥市包河区入选“2024年安徽县(市、区)亩均效益领跑者”,包河经开区入选“2024年安徽省级以上开发区亩均效益领跑者”。此前,包河区已获评安徽省“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有力、成效明显区。

  自安徽省全面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以来,合肥包河区积极抢抓政策、产业机遇,聚焦经济主战场主阵地包河经开区,全面推进亩均效益评价改革工作,全力推进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积蓄高质量发展动能。

“数字化转型进园区”活动走进合肥包河经开区。包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坚持顶层设计、高位推进,合肥包河区先后制定出台《包河区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包河区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办法(试行)》等,明确亩均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目标范围、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该区成立亩均效益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区亩均办,在包河经开区组建工作专班,开展园区企业“大起底、大排查、大治理、大转型”攻坚行动。

  通过建立“一企一档一策”,包河经开区全面摸清工业用地底数,并在2023年实现全区175个工业地块、2015家入驻企业综合评价全覆盖。根据评价结果,包河区将参评企业分为A类(优先发展类)、B类(鼓励提升类)、C类(规范转型类)、D类(调控帮扶类)四种类型。

合肥联测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新能源汽车相关测试验证。包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对于“亩均优等生”,包河区在土地、能源、融资、人才等方面优先匹配资源,在评先评优、试点示范项目申报、重大科技项目攻关等方面给予倾斜,2023年全区享受“亩均英雄贷”贷款额总计达58亿元(人民币)。对于低效闲置用地,该区在前期沟通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意愿,采取用地收回、项目嫁接、自主升级等“一地一档”分类处置方案,2023年共完成35宗地、1625.31亩低效用地处置。通过亩均效益评价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措施的实施,特别是将亩均效益理念运用到招商引资领域,合肥包河区产业布局持续优化调整。

域驰智能智慧车间生产线上,技术人员正在进行远程调试。包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数字技术赋能改革方面, “包河经济大脑”平台在合肥市率先开发“亩均效益评价数字化”模块,通过建立亩均贡献“数据库”,自动生成亩均效益评价分析报告,形成“全景数字画像”,有效提升为企服务的针对性、科学性。

  下一步,合肥包河区还将以亩均评价为抓手,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以亩均改革为牵引,探索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的最佳结合点;以亩均意识为引领,探索新形势下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