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1月3日,化州化橘红“药食同源”全球推介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市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广东省茂名化州市政府紧抓化橘红纳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契机,为让更多人享受到化橘红的健康价值,提升化州化橘红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携20多家化州化橘红企业的新品参展,150多家会员企业在现场进行推介对接,众多嘉宾驻足品鉴。
活动现场
本次大会以“中国化橘红 让世界更健康”为主题,汇聚中医药名家、全球健康使者、专家学者,以及化橘红产业、茶行业、餐饮业等代表,就化橘红的现代科学研究、药用价值开发、食品跨界合作新应用、国际市场拓展等前沿议题开展探讨,推动化橘红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让化橘红更好地服务大众健康福祉。
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梁金福指出,化橘红正式纳入食药物质目录后,实现“双轨并行”,既立足化橘红“药”性根本,又挖掘“食”性外延,大大拓展了化橘红应用领域。当前,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已超过13万亩,年产鲜果6万余吨,干果1.2万余吨,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从业人员超过35万人,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化州将借“药食同源”进一步延链提质,推动化橘红产业从百亿级迈向千亿级。
随着“药食同源”让化橘红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产业链完善、品牌建设、国际合作以及金融与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茂名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小慧表示:“我们要锚定化橘红‘千亿产业’目标,依托化橘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字号’大平台,继续通过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措施,不断完善提升集加工、仓储、物流、销售、康养游学于一体的化橘红全产业链条,努力将化州化橘红打造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农业农村部原总畜牧师、中国农垦经贸流通协会理事长张天佐也表达了对化橘红产业发展的新期望:“化橘红产业正在加速形成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三产融合化的全产业链开发格局,产品种类日益丰富,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因此,他强调,要加强良种选育和推广,提高化橘红产品的品质和效益;要聚焦精深加工,开发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条;要聚焦品牌营销,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渠道,讲好化橘红故事,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要强化金融赋能和法治体系建设,为化橘红产业提供一站式、强有力的金融服务和坚实的法治保障。
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会长廖志略表示,协会将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落实化橘红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在行业规范与标准制定、架接政府与企业间桥梁、提供市场研究和信息服务、推动化州化橘红公共品牌建设、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力,助力化橘红成为强县富民的大产业。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副会长、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张月琳为化橘红进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提出了建议。张月琳表示:“化州化橘红历史悠久,被纳入后,其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农产品批发地和集散地,我们希望可以把化州化橘红引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让老百姓购买更加方便。接下来,我们将共同推进线上线下全方位的展示和销售服务,确保优质的化橘红产品迅速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化州化橘红“药食同源”全球推介正式启动
化州市立足化橘红“药食同源”的特性与优势,紧跟消费新动向开发茶饮、保健品、膳食等化橘红新产品,目前,以化橘红为原料研发的产品达到200多种,化橘红在食品、茶叶、大健康等领域的多元应用和创新成果,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和天然产品的需求,也为新产品的诞生注入无限可能。
北京茶业企业商会副会长王伟欣提到,化橘红化痰止咳、健胃燥湿、理气宽中,搭配绿茶可清热解毒,增强抗氧化功效;搭配红茶可温中驱寒、促消化、助食欲;搭配黑茶可减轻饮酒过量后的不适感;搭配茉莉花茶可舒缓情绪、放松身心......“化橘红和不同茶叶的搭配,不仅可以组合出多种味觉上的新体验,更重要的是,化橘红长期以来都是道地药材,与茶同饮,两者的协同作用,必定会使茶叶的保健功效成倍增加!”
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协会秘书长李昕表示,化橘红愈陈愈良的特质赋予了其独特的收藏属性和金融属性,催生了化橘红封坛文化。“封一坛化橘红,存一笔新财富”既是对封坛意义的延展,也是对化橘红健康价值的诠释。“以前封藏化橘红只是各家各户的一种习惯,没有形成一种系统性、前瞻性的规划与模式。经过改良后的封坛产品,不仅保持了化橘红的独特韵味,更赋予了其新的实用价值与审美意义。”
现场展示
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材的瑰宝,化橘红以其独特的药效和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赞誉。活动现场,化州化橘红“药食同源”系列新品通过现场走秀、品鉴交流、商务洽谈等多种形式,让更多国内、国际潜在客户深入了解化橘红的独特价值和品质,更促成了一批海内外深度合作,推动化橘红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