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互联网岳麓峰会上,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发出诚挚邀约,希望“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学生来湖南创新创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沈晓明再次“喊话”,向大学生发出“背双肩包就能来湖南创业”的热情邀约。
这一诚挚的邀约,不仅彰显了湖南对于青年人才的渴望与尊重,更透露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湖南以创新驱动发展、以人才引领未来的坚定决心。
“让青年与湘江共青春、同成长。”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表示,擦亮“岳麓山下好创业”品牌,吸引更多创业者落户新区、扎根新区,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示范区、引领区。
湖南湘江新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点亮大学生创业之光
从提交材料到领取营业执照,年轻的CEO们还没喝完手里的冰美式咖啡,公司就正式成立了。
在湖南湘江新区(以下简称“湘江新区”),“快”不是目的,“梦想成真”才是。
“真没想到,在岳麓山大科城企业登记便民点窗口,不到一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湖南师范大学2024届研究生、长沙产教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子邺告诉《中国高新区》记者,“工作人员很专业,指导我们开办企业需要准备的资料和程序,原本预留了半天时间办理手续,结果真的是喝杯奶茶的功夫,我就在一旁的机器上申领到了崭新的营业执照。”
湘江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数据显示,2024年新区新设立企业26879家,今年一季度新增企业7738家,企业总数164120家,企业增量、总量稳居湖南省榜首。
一季度新增企业数量,正是湘江新区创新生态赋能青年创业的生动缩影——在这里,梦想照进现实,一小时就能开办企业。而且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以下简称“大创园”),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更可享受“工位3年免租、水电物业全免”优厚待遇。
“省里的50万元融资前两天正好到位,我们将立即开始铝电解过热度智能识别巡检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和二代机器人的研发。”4月13日下午,刚刚参加完湖南省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调研座谈会的计昊天,立即回到大创园的公司驻地,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计昊天除了是中南大学的大三学生,还有一个身份是湖南省潇湘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位年仅21岁的大学生,如今正奔走在“学业、创业两不误”的道路上。“我是一名在读大学生,也是一名创业者。”计昊天说。
计昊天是苏州人,2022年考入中南大学邓迪国际学院,就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他是一个天生不甘平凡的人,大一就担任了2022—2023学年邓迪国际学院心助会会长一职,组建学院心助队伍,带领同学策划并开展了10多项心助活动。
2023年12月,读大二的计昊天开始了第一次创业。他在老家创办苏州市昊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水泥自流平新材料的研发与市场应用,关注具身智能产品及市场。
2024年5月,计昊天开始和同学组建团队,参加第十八届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获湖南省一等奖。
今年2月,计昊天和3名小伙伴创立湖南省潇湘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制造铝电解过热度智能识别巡检机器人。从此,他便开始了“学业、创业两不误”的生活。
“我的3位小伙伴都是中南大学的在读本科生,来自不同的院系。”计昊天说,4个人各有分工,他是董事长负责全盘工作,还有一位技术总监、一位营销总监、一位人力总监,另外招聘了两名大学生员工。同时,邀请了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陈晓方教授等4位专家担任顾问,为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3月21日,计昊天握着创业计划书,向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汇报铝电解巡检机器人项目的进展。“我们研发的铝电解过热度智能识别巡检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完成定点定时巡航、火眼视频采集和铝液两水平测量等工作,并结合图像特征完成铝电解过热度的判断,实现高精度的铝电解过热度动态智能识别,从而破解铝电解行业自动化率低、工作环境差的痛点,助力铝业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企业成立后,大创园就为我们免费提供了办公室,公用的会议室、会客室和办公卡位等都可以用,不仅场地免3年租金,水电费、物业管理费也都免了!”计昊天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与山东、云南、新疆、宁夏等地的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发展前景良好。
像计昊天这样的创业者在大创园还有很多。在大创园的创业咖啡厅里,“95后”谢江平正和一群大学生创业者围坐讨论。不远处,中南大学的实验室里,大二学生热扎义丁打造了“后土”机器人······高校密布的湘江新区,不仅是科创高地,更是一片让青年“敢于做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热土。
负责运营大创园的负责人介绍,大创园作为湖南首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对大学生创业项目类型、团队规模、项目成熟度进行分区孵化,构建了“服务区+苗圃区+孵化区+加速区”于一体的孵化服务模式,同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创业空间、启动资金、创投机构、创业导师等全链条服务资源。截至目前,大创园已招引创业项目42个,带动就业500余人。
“学业、创业两不误”的计昊天(左二)。
全方位支助大学生创业破茧成蝶
作为湖南省创新创业的热土,湘江新区通过实施“五大行动”,构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带雨林”。其中包括以动能激发升起创新创业的“温度”。
查子涵的创业故事颇有代表性。3月20日早晨,他先赶到了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管委会,参加湖南省大学生创投基金的投决会议;接着,他来到湘江科创园签署孵化器入驻协议,团队正式落户这个双A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而就在今年3月初,公司成立的第5天,已顺利签下第一笔20万元的业务订单。
这个00后安徽男孩,用“解渴”的比喻来形容湘江新区的创业氛围。“2025年是我正式创业的第一年,在这里创业的感觉,就像我口渴了,于是有人倒上一杯水。”查子涵说,他在湘江科创园孵化器实地体验并了解这里的“全生命周期企业成长服务生态体系”后,当即决定入驻。
在湘江新区这片创新热土上,查子涵的故事绝非个例。长沙中电软件园、湘江科创园、中南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载体星罗棋布,构建起覆盖“创意孵化—项目加速—产业化落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这片热土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支持,让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在此破茧成蝶。
针对大学生创业的不同阶段,分别给予不同类别的资金支持:一是在创业起步阶段,用好种子基金。除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以外,湘江新区还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给予20万元至200万元的梯度支持。二是在长成苗木阶段,用好风补贷款。制定了《科技金融风险补偿信用贷款工作管理办法》,与25家银行、2家担保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托底,已助力2308家科技型企业斩获风补贷款90.1亿元。三是在企业做大阶段,用好产业基金。设立了2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覆盖产业培育全链条、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以产业基金领投,带动社会资本跟投,护航企业成长全周期。
据湘江新区财政金融局企业外经贸处工作人员周丰风介绍,2025年湘江新区安排了1亿元专项经费,用于实施“柳枝行动”和“红枫计划”,培新育小。
其中,“柳枝行动”启动于2015 年,由长沙信息产业园负责实施。长沙信息产业园产业发展局工作人员唐雨晴介绍,“柳枝行动”至今已挖掘项目7000余个,认定项目722个,专注于对初创型企业或成立三年内的企业培新育小。不仅提供资金补贴,还涵盖投融资服务、办公场地、品牌宣传等创业服务,累计投入资金已达1.08亿元。
此外,“红枫计划”启动于2021 年,由岳麓山大科城负责运营,主要以股权投资形式支持青年人才在湘创业。目前,“红枫计划”已共计投资近百个早期科创项目,已投项目中成长出4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其中,迈曦软件、麦肯伟、二零八等18家已投企业获市场化机构投资跟进,累计融资金额达2.6亿元。
未来五年,湘江新区将每年为“柳枝行动”和“红枫计划”分别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持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此外,湘江新区还设立了20亿元规模的人才支持基金和30亿元规模的科创引导基金,进一步丰富创业资金池。
查子涵和青岛劳模工作室团队(右三)
据介绍,大学生或青年创业者如果把公司注册在湘江新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同时申请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柳枝行动”和“红枫计划”等金融支持政策。
“今年,我们还打造了大创园,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团队背上双肩包就可以来这里创业。无论是起步阶段、苗木阶段还是做大阶段,总有一款‘基金’为他们提供支持。”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先民说,“湘江新区用一系列的政策诚意告诉大家:我们用心孵化每一颗创业‘金种子’,希望在湘江新区结出更多的创业‘金果子’。”(来源:中国高新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