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为“步入低空经济新时代”的“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第十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5月2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会期三天。本次展会汇聚国内外825家优质低空企业,携带5000多款无人机系统装备新产品到现场进行展示。
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中国信息协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国机电设备工程协会主办,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深圳市智能交通行业协会、深圳市智慧城市产业协会、深圳市中安无人系统研究院承办。
825家低空企业携5000多款无人机系统装备新品来展示
从2017年开始,深圳成功举办了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累计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万名国内外代表参会参展,极大促进了中外无人机行业交流,推动了深圳乃至中国无人机在全球的影响力。
记者毛丽娟摄
作为“全球无人机产业风向标”的盛会,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将吸引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名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参会,围绕无人机与低空经济、低空数字交通、低空飞行服务、eVTOL产业生态、低空基础设施与管理平台、低空空域开放与管理、物流应急无人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主题,举办110多场峰会、论坛和技术交流会等行业活动,550多位国内外院士、专家、企业家,其中国内外院士21人,共同解码无人机、低空经济发展趋势。
同期举办的“第二届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第十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简称:UASE无人机展),以66000平方米的展览规模,汇聚国内外825家优质低空企业,携带5000多款无人机系统装备新产品进行展示,通过“主题大会、产品展示、技术交流、竞速比赛”等活动,打造一场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的展会,从23-25日会期三天,预计将有超过10万人参加论坛与展览会,创历史新高。
记者毛丽娟摄
本届UASE无人机展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1、6、7、9号馆及二楼平台。与上届相比,展览面积增加31000平方米,增长88.6%;参展企业增加366家,增长76.3%。本届展会上,从前端到后端,从制造到服务,从行业巨头到新兴企业,各路展商将携最新技术与产品精彩亮相。聚焦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展示低空智能制造、无人机、eVTOL、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系统、智能无人车、无人船、芯片、航空模型、低空飞行服务以及无人系统全产业链等热点领域的最新产品及最新技术。并展示无人机在县域发展、应急救援、物流运输、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森林防护、警务安保、航拍测绘、消防应急、低空飞行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成果。
记者毛丽娟摄
本届展会还将为业界呈现多场高水平的竞技盛宴,包括无人机FPV竞速赛、2025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无人机竞速锦标赛、无人机足球赛、无人机趣味障碍赛等多场赛事活动,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参赛者需求。
制造应用比翼齐飞 低空经济规模化应用上台阶
深圳作为无人机之都,拥有上中下全产业链,整机制造及链上企业2000多家,产值超过1000亿元,占有全球70%的消费类无人机市场、40%工业级无人机市场份额。
今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再提低空经济,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低空经济的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视为中国经济新增长引擎,凸显了低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从试点探索迈向规模化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也成为重中之重。为了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许多地区“向天发展”的热情高涨,一些地方已经从试点向规模化应用迈进,城市空中交通(UAM)、先进空中交通(AAM)、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无人机物流快递、应急救援等新的应用场景陆续拓展,无人驾驶航空器与各类产业的融合加快推进。借助无人机、低空通航等领域的产学研和市场应用先发优势,加大力度布局低空经济产业。
截至2024年底,深圳累计开通低空航线250条,建设无人机起降点483个,商业载货飞行77.8万架次。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eVTOL、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电力巡检、森林防护、防灾减灾、地质气象、城市空中交通等领域已率先落地,迸发出巨大的商业潜力。
AI数据赋能 低空数字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
eVTOL正以“飞行汽车”之名突破技术临界点,辐射至农业、物流、消防、应急、基建、工程、电力等多个场景。不仅在中国,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研发、制造、应用热潮,成为国际航空科技创新的新赛道。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超300家eVTOL企业。2023年中国eVTOL市场规模10亿元,主要集中在华南、华东、华北地区;2024年市场规模增至20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百亿元。
低空物流作为最有前景的赛道之一,自今年年初以来,全国已有超10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或专项文件中提及低空物流发展规划,推动无人机配送等新业态加速落地。《2024 中国低空物流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未来低空物流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1200亿-1500亿元,到2035年有望攀升至4500亿-6050亿元。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交流。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认为,安全是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生命线,是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审慎包容的低空安全新治理体系,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周成虎院士就建设低空无人机遥感网新基建、发展低空地理信息产业发表精彩演讲,低空无人机遥感网是“无人机+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物联网+大数据”的融合创新,是发展县域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抓手,能够实现全域、全时、全方位的动态监测与观测,将成为县域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极大地促进农业、物流、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政府的顶层设计为低空应急铺平道路,推动其从试点走向规模化。”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表示,航空应急救援不仅是提升低空经济活力、增强应急管理体系效能的关键手段,更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激发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
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研究院名誉理事长杜平认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低空数字经济进入高水平高质量发展轨道,一方面是必须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如数据泛在感知、网络快捷联接、数据云存智算等基本技术条件;另一方面是必须享有全域数字化转型、智能化生产运营、低空数字管理等。
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今年一季度,深圳无人机产业增长率达到48%,正成为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为社会公共服务提供新手段,可有效支撑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空间,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立体化发展。据有关机构预测,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超过1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无人机成为发动低空经济的新引擎。大力促进低空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低空经济既承续了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新型低空生产服务方式,依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形成了一种容纳并推动多领域协调发展的极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综合经济形态。
创新办好展会 推动低空经济步入新时代
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经过九年的积淀传承和创新提升,成为我国无人机行业开展科技经贸交流的重要活动,成为展示全球最新无人机、无人系统、无人车、无人船等海陆空一体化产品,传播前沿技术,发布产业政策信息,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专业化、国际化的标志性品牌展览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届展会低空经济板块,吸引了各地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参与。5000多架(台)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船)、热气球、无人伞翼机、扑翼式微型无人机、无人车、智慧机器人、水下潜行器以及上下游配套产业产品悉数精彩亮相。为买家提供一站式的采购和交流平台,深受海内外买家的青睐。本届展览会预计吸引全球专业观众超过十万人次,海外观众超过2000人次,被业内誉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无人机专业展览会。
同时,大会发布了《2025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中国无人机采购指南》、《2025地方低空经济平台建设指南白皮书》、《无人机反制技术概论》、《低空经济:全要素解码》以及《无人驾驶航空器IV储氢瓶通用技术要求》、《无人驾驶航空器清洗与喷涂技术操作规程》、《无人机清洗施工技术规范》等多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