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5月27日,2025“丰台·学子回家”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以“恰同学少年‘丰’华正茂”为主题,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核心,全面激活“市—区—街”三级工作机制强大效能,深度整合各方资源,以“政策组合拳、平台强磁场、生态优服务”的立体布局,共筑青年友好生态城区。
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
北京市丰台区委书记王少峰表示,丰台区始终坚持“全域人才”理念,把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丰台成就了人才,为广大人才厚植了成长成才的坚实根基;人才也成就了丰台,为丰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我们真诚希望,海内外优秀人才认识丰台、加入丰台、扎根丰台,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尽情释放创新智慧和创业激情,我们愿与大家携手同行,共赴星辰大海、共绘锦绣前程。这一面向全球人才的诚挚邀请,让丰台定位为人才逐梦的“合伙人”——既有政策支持的“硬举措”,更有视人才为城市“共建者”的开放胸怀,为丰台区与人才的双向奔赴拉开了精彩序幕。
现场为第三届“丰泽计划”获奖人才进行颁奖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丰泽计划”正将这一理想照进现实。启动仪式上,“丰泽计划”青年英才获得者陈晓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丰台区持续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礼遇人才、厚待人才,我们享受到了很多丰台区的人才服务政策和支持,个人和公司都收获颇多,非常欢迎更多的优秀人才来丰台区发展、创业。”这句感言的背后,是丰台区为人才量身定制的“全周期护航体系”。今年,“丰泽计划”人才工程优化升级,引入市场化评价机制,通过荣誉激励与资金支持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强化人才发展支撑。持续完善保障体系,在教育医疗、交通出行、联系走访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服务支持,用细节诠释“以才为基”的城市温度。
北京市丰台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艳林表示,丰台区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在人才服务领域持续发力,做优做强国际人才港服务功能,制定发布“丰才十条”等支持政策,进一步丰富和激活区域人才“资源库”,聚力打造首都南部高水平人才高地。
记者了解到,丰台区持续加大对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丰台区今年将发布1.2万个实习见习岗位,5.2万个招聘岗位,培养实训人才不少于2.1万名。打造“一张床”“一间屋”“一套房”多元住房保障体系,让青年学子“落地即安家”。除此以外,在悉心育才、暖心留才方面,丰台区将举办“丰翼创未来”大学生创新创业争霸赛,组织“未来企业家实训营”,倾力打造“国际人才港”,为人才提供“50+1”“不设限”的服务保障,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助力梦想破茧成蝶。
北京市丰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牟晓春
“今年‘学子回家’通过56项精彩纷呈的活动,陆续发布一批专属政策、打造一批聚才平台、开展一批青创活动、树立一批青年友好生态典范。”北京市丰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牟晓春说。56项活动,每一项都是为青年量身定制的“成长礼包”,构建起“市-区-街”三级引才矩阵,打造人才成长全链条服务。
启动仪式上,“丰台人才热力图”震撼点亮,如同在世界地图上投下一颗“人才磁石”。世界地图上,全球名校学联优秀学子、教授对丰台区的寄语一一浮现,随后聚焦定格到丰台区域,清晰呈现出丰台区人才热力分布情况。全球引才网络同步铺开:“海外英才北京行”活动联动全球高校学联资源,“全球青年创新对话”系列活动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海外名校博士北京行”加速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引进,“首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落地丰台区,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支撑服务,形成“海内海外、线上线下”的引才矩阵。
如今的丰台,聚焦低空技术、零碳发展等未来产业轴,“丰雄人才零界湾”正在构建协同发展的跨区域生态;成立京津冀学子联盟,创建“京津冀青创营”,不断强化三地协同创新的生态建设;“学子回家·才聚丰雄”丰台、雄安两地联合为青年学子就业提供指导服务。这种前瞻性布局,既是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响应,更让丰台区成为高端要素流动的“强节点”。
“丰台·学子回家”活动举办三年来,始终坚持人才与城市共生共荣,以“全域人才”理念构建引才“强磁场”。重磅推出“丰才十条”精准扶持计划、“营商环境十二条”改革举措,构建“丰享资住”政策体系,从资金支持到安居保障实现闭环服务。聚贤才而兴城,筑生态以留凤。随着“学子回家”活动持续升温,丰台区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务实创新的举措,邀请全球青年共赴这场“双向奔赴”的时代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