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香港大学艺术科技馆XR空间迎来一场跨学科重磅研讨会——“脑科学 × 艺术:AI时代心智力的力量”。本次活动由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脑科学实验室与艺术科技实验室联合主办,汇聚多位学者、艺术家与科技实践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加速演化背景下,如何通过脑科学与视觉技术的交叉创新,构建面向未来的“新智力”体验系统。
视觉艺术家黄庚泰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敦煌符号化与意识数字化构建沉浸体验空间》的演讲,展示其以脑波为媒介的交互艺术实验成果。通过将东方古典美学元素与脑电波实时数据融合,黄庚泰团队现场呈现了“敦煌藻井”与脑波交互数字可视化,观众可通过自身的专注状态,动态影响屏幕上图形的流动形态,实现意识与视觉之间的直观互动。该装置被认为具备广泛的心理调节与情绪训练潜力,有望在未来心理教育、沉浸式训练等场景中落地应用。
港大脑科学实验室项目负责人指出,该技术将脑机接口(BCI)与交互艺术相结合,不仅为教育与健康产业提供新工具,更可能在人工智能深度发展背景下,为人类保留感知力与自我调节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高俊岭博士在研讨中分享了脑机接口在未来医疗、康复、精神健康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前景。他强调,随着马斯克Neuralink等国际项目的推进,脑控技术已从实验阶段迈入实际部署阶段,特别是在助盲辅助、认知康复及焦虑干预方面,具备广阔潜力。
本次研讨活动由香港大学知识交流基金资助,意在鼓励学术界推动跨界科技向产业化演进,同时回应人工智能浪潮下人类个体能力与心智发展的关键课题。港大艺术科技实验室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脑波与XR技术融合,推动多感官认知系统的可视化落地,构建新一代人机互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