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AI-First应用爆发元年”的关键窗口,产业智能化迎来历史性一幕。7月3日,数据智能领军企业百望股份与AI2.0大模型独角兽零一万物在香港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场被业界视为"产业AI核聚变点火仪式"的合作,直指中国企业数智化转型最现实的命题——如何让大模型真正走进产线、融入流程、创造真金白银的价值?
"基础大模型的能力已经超越人类专家,但在企业核心场景创造真实价值,才是当下最大的挑战。"百望股份CEO付英波在签约现场直言,"我们不做AGI空想家,要做产业铺路者。"
产业深水区的破冰行动
当众多科技企业仍在追逐千亿参数竞赛时,百望股份与零一万物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径——垂直深耕产业场景。双方合作直击大模型落地三大痛点:部署难、应用难、定制难。
"2025年企业需求已从'是否用AI'转向'如何深度用AI'。"零一万物创始人、CEO李开复指出。这场产业革命比拼的不是参数大小,而是场景渗透深度。
在这方面,百望股份拥有令人羡慕的海量数据:据2024财年业绩公告,百望股份累计处理发票交易金额达到953.5万亿元(约为2024年全国GDP的7倍),累计发票处理量从2023年的142.6亿份增至2024年的206.8亿份(增长45.0%)。这些数据横跨各行各业,形成了中国企业经济活动的"数字镜像"。
与公共训练数据不同,百望股份拥有的是经过结构化、标准化的企业真实交易数据,是AI模型训练的“高级燃料”。
零一万物则具备强大的大模型部署能力。“基于行业分析与客户需求调研,零一万物果断聚焦轻量化且性能优异的产业大模型训练和企业解决方案,打造了万智企业大模型一站式平台,通过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效完成大模型私有化安全部署、针对行业场景的定制化开发并敏捷创建大模型行业应用,使其更能针对垂直行业真正赋能企业核心决策和业务流程。”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马杰表示。
在大模型落地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百望股份与零一万物的联袂,预示着“产业+AI”在“历史性节点上的深度交融”。
金融战场:从实验室到风控台的跨越
双方此番合作的重点,是共研全场景大模型解决方案:基于百望股份在金融、物流、电商等多领域的优势,以及零一万物领先的产业大模型部署能力和性能卓越的企业级解决方案,合力打造覆盖多个重点行业的垂直模型,让行业智能体成为企业的标准配置,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合规性。
以金融行业为例,在传统的风控体系中,往往需要人工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这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出现判断偏差。百望股份自研的金融风控智能体,则带来了另一个维度的突破,通过整合企业的经营数据、行业数据和外部市场信息,智能体能够构建全方位的风险评估模型,帮助银行降低违约率,指导企业优化财务结构。这些实践已在百望股份庞大的客户群中得到验证。
与零一万物合作后,双方可继续深化共研金融数据行业大模型,打造风控与营销“双引擎”,共同助力金融机构实现“千人千面”服务。
解决AI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
“没有经过真实交易检验的AI都是纸上谈兵”,付英波强调。
百望股份并非等待通用大模型成熟后才投身其中,而是率先在自身优势领域孵化场景化智能体应用,以数据反哺技术、以技术优化模型。
百望股份服务了超2800万客户,基于高质量数据和真实业务场景,创新推出交易管理智能体、经营决策智能体和金融业务智能体等产品矩阵,覆盖票据处理、财税风险、金融营销、金融风控、全球合规等场景。帮助企业释放数据价值,形成数字生产力,助力产业实现智能化升级。“这些经过2800万企业场景验证的实践,正在成为产业AI落地的‘压力测试场’。”
而与零一万物、华为、沐曦、阿里云、火山引擎、第四范式、香港科技大学以及找钢网、同程、玉柴等业内领军者的合作,更为百望股份构建了覆盖模型、算力与产业平台的生态朋友圈,多方将携手构筑产业大模型护城河,为数据赋能实体经济贡献力量。
“当零一万物的技术引擎点燃百望的产业燃料,我们正在生产可复制、可量化、可交付的智能化数字生产力。”百望股份董事长陈杰表示。在这场产业智能化革命中,我们要为中国企业系统性地解决大模型从“能用”到“好用”的最后一公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