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毕业季,又一批留学生从湖南中医药大学走向世界。近五年间,逾千名留学生在这里学有所成,来自马来西亚的承意就是该校的一名中医学毕业生。这趟“湘约”之行,她不仅实现了中医学的专业深造,成为了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医学院的教师,更成就了一段“杏林情缘”,让她成为了“湖南媳妇”。
承意祖籍在中国广东,曾祖父一代移民马来西亚,她从小就对中医耳濡目染。2013年,19岁的承意圆梦湖南中医药大学,留学中国成为了一名中医学专业的本科生。从辨别诊断到遣方用药,她在老师身边观摩问诊、练习针法,系统地研习针灸与推拿。“在这里我接受了最地道、最系统的中医理论熏陶,针灸和推拿是我最喜欢的课程。”从辨别诊断到遣方用药,承意在老师身边观摩问诊、练习针法。学成归家,她总会主动地用中医知识为父母调理:“我母亲关节疼痛,没想到中医疗效还不错。”
大三那年,她为备赛全国针灸推拿比赛,向同专业的学弟刘竟发出“能让我扎你吗”的请求。银针起落,一段跨国情缘就这样悄然萌芽。2023年,两人结束7年爱情长跑,在中马两地注册结婚,成为一对跨国杏林佳偶。毕业回到马来西亚,承意一直在推行中医的路上前行,传播中医文化成为她的使命。而作为定向培养生的刘竟,则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扎根湘西山村的基层医生。“虽然分隔两地,但我们每天都会联系,工作中遇到问题,他也会给我出主意。”承意说,中医就像一根红线,始终将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医的疗效是大家对它认可的根本原因。”目前,承意在吉隆坡中医学院教授本科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专科中医学,她的学生不少是上班族。随着马来西亚政府在中医师认证方面的规范,如今持证队伍壮大,中医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的学生中就有许多人将中医作为第二职业的选择,利用晚间进修。”
展望未来,承意夫妇满怀憧憬:“待先生完成在湘西基层服务期,或许我们会在吉隆坡开一家中医诊所,携手耕耘这份热爱的事业。”一枚银针、一脉本草,“求学中国”已成为“一带一路”国际青年研读中医文化、了解中华文明的新路径。“今年我校预计招收境外学生200人,年底境外学生人数将至600人左右。”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戴爱国介绍,学校国内是最早招收国际学生的中医类院校之一,拥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52个国家和地区的稳定生源。随着湖南不断加大中医药产学研的扶持力度,海外中医药中心、海外中医医疗保健机构、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等平台将不断扩大覆盖面,必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大的“中医智慧”。(唐竟淳、周唐皇、张炎炎、沈旒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