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在举行中。与真人等高的虚拟人邓丽君在现场声情并茂的唱歌,可视觉飞拍检测的机械臂精准工作,还有一批正变得越来越聪明的机器人,这些有趣的AI展品,在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主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两岸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创新展区亮相。
虚拟人邓丽君现场表演(记者 孔雯琼 摄影)
集中展示两岸产业融合技术成果
本次创新展区由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邀请联发科、日月光、英业达等10家台湾人工智能代表性企业参展。展区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链环节,设置芯片设计与服务器研发、硬件生产与设备供应、场景应用与技术服务、创新发展与两岸共创四大板块,集中展示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创新亮点和两岸融合发展成果。
为增强互动体验,展区特设专区,观众可现场沉浸式体验虚拟艺人、智能机器人、AR/VR眼镜、智能驾驶等高科技产品,直观感受两岸产业融合的创新活力。
记者在展区现场看到,数字王国虚拟人邓丽君格外引人注目。虚拟人邓丽君是数字王国自主研发的虚拟人技术成果之一,逐步实现实时捕捉、实时渲染和实时驱动倾斜,在实时情境下提供情感层面的智能响应。当“邓丽君”唱到动情处时,她的表情也随之自然变化——有时轻松盈盈,有时含情脉脉,又或满脸喜悦。每一个微妙的面部肌肉变化、眼神闪动,甚至呼吸节奏,均与歌曲情绪高度同步,几乎让人忘记台上的只是一个“虚拟存在”。这背后,是数字王国多年积累的面部捕捉、表情驱动、实时渲染与AI语义建模等多项技术的融合成果。数字王国执行董事孙大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打造的虚拟人目前不再是“预设动画+人声配合”的模式,而是通过连接AI大模型,使其具备情绪识别与响应能力,可根据现场内容和观众互动动态调整表现,从而实现“可共情、能表达”的拟人化演出体验。
另一个展台,慧雪科技一批新型服务型机器人亮相,它们能听懂人话、认出人脸还能扫描地形建图,适用场景包括在医院能引导就诊、在商场可以导购、甚至在家中完成照护任务。公司负责人施彦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服务型机器人依赖固定编程路径,但目前发展的方向是要通过AI驱动的“感知决策”完成任务,例如地机器人可以识别障碍物、主动避让甚至和人交互。“我们致力于让它更像人,让它们能在复杂场景中能胜任,当它能听懂你说‘我不舒服’、能看出你走路不稳,并做出搀扶动作时,这才是真正有用的机器人。”
慧雪科技展台负责人施彦宸(记者 孔雯琼 摄影)
共话两岸人工智能协同发展未来
大会期间,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指导下,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与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主题论坛,汇集百余位政府部门代表、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人士。
论坛聚焦“智领新程 融创未来”主题,邀请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胜在内的专家学者领衔对话,科大讯飞、联想、英业达、鼎捷数智等两岸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代表作主题演讲。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融合创新,重点探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支撑智能化转型、大模型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多模态重塑产业生态等议题,共谋未来发展蓝图。
此次系列活动有效搭建两岸技术展示与深度对话平台,通过集中展示前沿技术、深入研讨合作路径,多方位呈现两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成果。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将持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深化两岸科技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