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至4日,“抗战胜地、三湘新貌——2025年海峡两岸记者湖南行”联合采访团抵达芷江侗族自治县,这个人口仅30万出头的边陲小城,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位于沅水上游的㵲水河畔,因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千古一诵“沅有芷兮澧有兰”而得名,是一座著名的湘西山水边城。全县区域总面积2099平方公里,素有“滇黔门户、黔楚咽喉”之称。
1945年8月21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一行飞抵芷江,交出侵华日军兵力分布图,签署了投降备忘录。作为日本投降重大历史事件见证地,芷江以胜利之城享誉中外。
重温受降重要时刻
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七里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出芷江。”芷江受降纪念坊,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被誉为“中国凯旋门”,是全球六座凯旋门之一,历经风雨八十载,在阳光下巍然屹立。
“飞虎队”成员曾穿过的夹克以及缝在背后的求救血符
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介绍,受降纪念坊为三门四柱牌坊式建筑,建成于1946年2月,正南北向,青砖砌就,水泥粉刷,整个造型如同一个“血”字。寓意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是3500万军民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警示后人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还可以参观中国战区总受降旧址(包括受降会场旧址、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旧址、何应钦办公室、萧毅肃陈列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受降纪念碑林、七里桥旧址等。
芷江受降纪念坊
飞虎队的空中传奇
坐落于芷江机场东边的飞虎队纪念馆,是目前唯一一家全面反映陈纳德及所率领的飞虎队援华抗战的专题性纪念馆。由飞虎队纪念馆、空军作战指挥塔旧址和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旧址三栋建筑体构成。
纪念馆所在地正是当年飞虎队战斗机起飞的地方。求救血符、飞虎队员使用过的飞行氧气面罩、煤油炉、手电筒……馆内陈设的一件件旧物,无不记录着陈纳德及所率领的空军飞虎队援华抗战的历史。
台湾媒体人感受侗乡特色“高山流水”
深入感受侗乡阿哥阿妹的热情
唯楚酒庄观光园是当地打造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里不只是酒庄,更是侗族文化的活态博物馆,漫步在观光园内,仿佛能够触摸到侗族文化的脉搏,感受到那份来自远古的呼唤与现代的共鸣。
观光园门口的侗家寨门巍然矗立,是方圆二百公里内最高的一座;园内“一千个春天”剧场,占地800平方米,可容纳300多人的剧场,在这里可以品尝侗家合拢宴、芷江美食节、葡萄美酒,并可以开展研学讲座、文学艺术分享等多种活动;由侗族阿哥阿妹倾情演绎的篝火晚会让采访团成员身临其境,置身于侗乡人民的怀抱之中,感受着那份纯真与热烈。(图/文 刘恩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