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中大)Multi-scale Medical Robotics Center(MRC)跨学科研究团队近日公布多项AI手术机械人系统的重要进展,展示了中大在人工智能与医疗融合领域的领先科研实力。
其中,由中大医疗机械人协作研究小组研发的手术护士机械人系统RoboNurse-VLA,由中大研究人员李顺磊博士主导,基于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理念构建。系统采用Vision–Language–Action(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架构,融合大型语言模型技术,能根据术者的语音指令自动识别手术器械并完成精准交接,无需依赖额外传感器即可应对高复杂度操作。
RoboNurse-VLA 能够有效识别复杂、反光或部分遮挡的物体,并具备在动态环境中稳定执行抓取任务的能力。李顺磊博士表示:“RoboNurse-VLA 不仅是外科医生的‘第三只手’,还能自动执行重复性操作,在实际测试中已显著提升手术效率与准确率。”
此外,MRC研究团队亦成功开发出一项全新的AI手术机械人自动化技术,并于活体动物身上完成全球首例多任务手术自动化测试。该系统展现出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与任务泛化能力,标志着AI手术助手向真实临床环境的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这项研究由中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窦琪教授领衔。团队打破传统手术自动化依赖预设模型和外部传感器的技术瓶颈,构建出一个完全基于视觉与数据驱动的具身智能框架(Embodied Intelligence Framework),可在无需外部硬件辅助的条件下,稳定完成多阶段复杂手术操作。窦琪教授指出:“传统系统在临床部署时受限较多,难以应对术中视觉变化与复杂组织结构。我们设计的系统体现了人工智能的‘内隐理解’与主动操作能力,能在纯视觉条件下自主完成任务。”
这类突破性成果将加速AI手术机械人技术在临床手术室、微创治疗、复杂软组织处理与智慧病房等多种场景中的实测部署,推动AI医疗系统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协作化和可信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