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洲城,生态新区
从森林覆盖率达42%的生态屏障,到岳麓书院薪火不绝的千年文脉;从智能网联汽车穿梭的未来街区,到夜经济繁华的“不夜之城”;从活力满满的青葱学子,到充满机遇的人生舞台……
生活在繁华都市的人们,可能常会有这样的畅想:未来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在湘江西岸,一座承载着国家战略使命的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用十年时光,正让关于“未来城市”的诸多想像初具雏形。
从“生态宜居”到“幸福城市”
这里坐拥“山水洲城”的独特风貌,森林覆盖率达42%,居国家级新区之首,“推窗见绿、出门入画”,已成为新区居民的日常。
湘江西岸,离繁华很近,离喧嚣很远。
洋湖湿地公园
在洋湖街道的洋湖晴翠小区,90后业主喻爽每天清晨推开窗户,满眼绿意扑面而来。这里绿化覆盖率超90%,负氧离子含量超出中心城区6倍多。
洋湖湿地公园,曾经的洋湖垸,十年九涝,污水横流。如今取而代之的是摇曳的芦苇和翩跹的水鸟。喻爽的镜头记录下了湿地每一天的变化,“看,那是草鹭!现在这里是长沙有名的‘观鸟天堂’,新发现的鸟种越来越多,连珍稀的青头潜鸭都来做客了。”
这只是湘江新区十年嬗变的一个侧面。梅溪湖从低洼滩涂蜕变为波光潋滟的生态新城,环湖绿道将公园、商业与居住区无缝连接,实现真正的“城水共生”;洋湖湿地则如同城市的“绿肺”,每年默默吸收着万吨二氧化碳,湿地科普馆和观鸟平台拉近了市民与自然的距离。
“十四五”以来,湘江新区先后投入超50亿元开展了龙王港、后湖、靳江河、马桥河、荷塘撇洪渠等重点流域系统治理,沿岸还建成了滨水步道,成为市民跑步、骑行的热门打卡地。一幅“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在湘江新区徐徐展开。
现代与绿色融为一体的梅溪湖国际新城
长沙提出“把最美的风景留给科研人员”,高颜值的湘江新区正在成为科研人员的集聚地。曾在北京打拼七年的软件工程师张旸,现在把家安在了梅溪湖边,每天开窗就见一泓碧水,如诗如画,晚上到湖边散步休闲,有空闲还和家人到桃花岭爬爬山。“美好的环境,能让心情更放松,面对科研压力心态也更从容。”
在麓谷工作的陈治松,现在已经习惯用手机App“萝卜快跑”呼叫无人驾驶出租车。“以前坐公交通勤,单程近一小时。现在路上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价格也比一般的出租车便宜。省下的时间可以多睡会儿、看看书,或者陪家人,感觉生活品质提升了一大截。”
“萝卜快跑”无人出租车在新区内穿行,为市民提供了更方便的出行方式
湘江新区稳步推进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正让智慧公交、无人驾驶出租车等便捷选择融入更多市民的日常,有效压缩了“在路上”的时间成本。
长沙的冬天连北方人都难捱,而家住滨江新城的黄女士心里却格外踏实,她所在的社区早在2017年便成为了湘江新区首批享受集中供暖的幸运儿。
“以前冬天在家,开着空调裹着棉袄还觉得冷。”黄女士回忆道,“现在不一样了,家里暖洋洋的,孩子光着脚丫跑也不怕着凉,感觉特别舒服、安心。”
滨江新城和洋湖生态新城的智慧能源中心,巧借湘江水的温度,运用水源热泵技术,为千家万户输送冬暖夏凉。
梅溪湖的祥源森林之光小区,是湖南首个业主自筹资金接入区域能源站的住宅项目。现如今,小区依托梅溪湖BC能源站,通过污水源热泵技术提取污水中的热能,为小区集中供能,让居民过上了“夏供冷、冬供暖”的舒适生活。
梅溪湖集中供暖中心
幸福的生活定义,离不开触手可及的优质公共服务。对于家庭而言,教育是重中之重。湘江新区吸引了长郡、雅礼等顶尖名校纷纷入驻,构建起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链条优质教育体系,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特别是梅溪湖片区,集齐了长沙四大名校,这里的教育资源密度,堪称长沙之最,轻松实现家门口读名校的愿景。
湖南湘江新区成为长沙优质教育的聚集地
在健康守护方面,居民同样安心。依托湘雅三医院等优质三甲医疗资源,湘江新区构建了“智慧医联体”。居民通过可穿戴设备就能实时监测健康数据,享受“AI医生”的辅助诊断和健康管理建议,慢性病管理的效率显著提升,让健康关怀更主动、更贴心。
湘江新区,正以生态宜居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生动诠释着一个未来城市“幸福样本”的丰富内涵——它让诗意栖居、便捷生活从理想照进现实,让每一位居民都能真切感受到,美好生活近在眼前,就在身边。
从“文化地标”到“文旅顶流”
“吃完早餐出发,到长沙吃中饭,下午在岳麓山下感受绵延千载的求学志向与创业豪情,下午到橘子洲头,瞻仰一代伟人的非凡风采,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复活节假期首日,香港的李先生一家从香港西九龙搭乘高铁来到长沙,他的首站就是湘江新区的岳麓山—橘子洲景区。
越来越多港澳游客来到橘子洲头观光打卡 刘恩琛 摄
夜幕降临,李先生一家乘上“橘洲号”游轮,湘江两岸光影流转、流光溢彩,现代化摩天大楼群化身巨大的光影幕墙,时而展示着“山水洲城”的动态水墨画,时而播放着活力四射的城市宣传片。李先生赞叹道:“如此美景,简直置身维多利亚港!”
近几年,网红长沙成为国内文旅顶流,不仅受到国内年轻人的青睐,港澳及境外游客也趋之若骛。而长沙文旅王冠上的明珠、主城区内唯一的5S景区岳麓山-橘子洲景区,就在湘江新区。
岳麓书院
湘江欢乐城-欢乐水寨
谢子龙影像馆和李自健美术馆成为了年轻人追捧的网红打卡点
炎夏时节,湘江欢乐城的冰雪世界里人声鼎沸,年轻父母带着孩子从40米高的冰滑梯呼啸而下;在欢乐水寨里,蔚蓝的人造水域,仿佛将大海搬到了内陆,无论是体验温馨的亲子时光,还是追求肾上腺飙升的刺激体验,这里都能满足你的期待;而在海洋公园,萌趣的北极熊在水中畅游、身穿燕尾服的“南极绅士”帝企鹅悠然自得、灵动可爱的北极狐追逐打闹……
人们可能想不到,这里原本是深达百米的废弃矿坑,这片昔日的生态疮疤,经过巧夺天工的生态修复,如今已神奇蜕变为3万㎡的室内冰雪王国。
除了湘江欢乐城,来到大王山旅游度假区,与游客不期而遇还有欢乐云巴、华谊电影小镇,以及巴溪洲、鹅洲以及湘江女神公园,市民游客可以轻松实现一站式打卡多个文旅场馆与景点,收获多重体验与无尽欢乐。
后湖设计创意园美景
走进湘江新区,步步皆景,处处成诗。梅溪湖的水面上,波光粼粼;洋湖的芦苇深处,野鸟翔集;后湖文创园内,徜徉着大学生青春的倩影;李自健美术馆、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已成为红遍网络的拍照打卡点;还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红色记忆熠熠生辉……
2024年,湘江新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超4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0亿元,连续跻身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数字的背后,是湘江新区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更是其强大流量吸引力的有力证明。
从“不夜之城”到“青春磁场”
湘江西岸这座年轻的城市,它的夜晚无疑是属于年轻人的。
夜幕低垂,渔人码头在湘江的映衬下宛如一座璀璨的水上宫殿。23栋欧式建筑沿江岸铺展,临江的900米水岸线上,银盆岭大桥的灯光如星河倾泻,游轮划过江面漾起粼粼波光。这里不仅是美食的战场——小龙虾、烧烤以及臭豆腐种地域特色极强的小吃轮番挑动着味蕾,更是拍照达人的天堂。
烟火气满渔人码头
来自西安的大学生李莘月攥着手机站在渔人码头的石阶上,镜头里的油爆虾正滴着红亮的汤汁。作为第一次来长沙的“吃货特种兵”,她特意选了傍晚抵达。她说:“以前总听说长沙夜生活热闹,没想到吃虾的同时,还能看灯光秀,还能听民谣,原来一座城市的夜晚,真的可以同时装下江湖的热辣和文艺的温柔。”
如果说渔人码头是江湖气的狂欢,那么梅溪湖畔的中建梅澜坊则是都市潮人的夜游新地标。除了琳琅满目的美食,梅澜坊街区还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娱乐选择。从热闹的酒吧、KTV到静谧的咖啡馆、书店,从大型购物中心到露天电影院,让游客的夜生活充满无限可能。
人气火爆的梅澜坊夜市
在后湖文化产业园,一场别开生面的“长沙生活夜市”正拉开帏幕,变装体验区内,化妆师根据博主的关键词定制妆容;留言墙上,写满了“我今天不加班也不内耗”的宣言;连舞台上演唱的新歌,也有不少是在平台上由独立音乐人征集而来。在这里,夜市不再是局限在美食与啤酒,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更新。
如今,在湘江新区,夜生活的地图越开越大——无论是在烟火夜市酣畅淋漓地撸串;在剧院静静观赏一场演出;在小酒馆点上一杯酒,感受慢悠悠的晚间节奏;还是在梅溪湖、西湖公园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夜跑;登上岳麓山看一次日出……但凡心之所向,在这里必有回响。
这里正在形成一座能量磁场,吸人气,聚“才”气——数据显示,2024年,湘江新区常住人口净流入超10万,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十年,湘江西岸,这座城正在长成人们心目中最好的样子——从生态共生到文化传承,从科技创新到民生提质,山水成为了发展的底色,诗意融入了日常的生活,这里正在重新定义“未来城市”,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新区方案”。
十年,皆为序章,湘江西岸的故事才刚刚进入最精彩的章节。(文/李文豪 图/未署名图片由湘江融媒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