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大湾区人才流动:技能共融,区域同兴

2025-08-29 12:55:44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热潮汹涌的当下,人才流动与技能共融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LinkedIn权威数据揭示,大湾区内部人才流动呈现鲜明且活跃的双向态势,香港与内地间的技能交流日益紧密且深入,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勃勃生机,成为引领大湾区迈向新高度的关键力量。

  在近期一场聚焦大湾区人才发展的高端论坛上,LinkedIn大中华区掌门人Nancy Wang深刻剖析,香港已超越传统“门户”角色,华丽转身为内地企业扬帆全球的战略要冲。正如港珠澳大桥横跨海湾,拉近了内地与香港的距离,人才在大湾区内部也需实现无障碍的“双向流通”。这种流通不仅是人员的简单迁徙,更是技能、经验与文化的深度交融。不同背景的人才汇聚,带来多元思维与创新理念,为大湾区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与此同时,香港企业与内地的联系愈发紧密,双方相辅相成、优势互补。香港企业倚重内地强大的规模化落地能力和深厚的制造业底蕴。LinkedIn数据显示,自2000年起,中国内地跨国公司海外招聘员工数量激增37.8倍,香港本地员工数量也增长了20.1倍。这一数据直观展现了人才流动的双向特征日益凸显,香港与内地在经济合作中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技能共融:金融与科技携手,引领产业升级

  金融作为大湾区的核心产业,技能共融效应尤为显著。近年来,内地金融人才跨境流动至香港,为香港金融市场注入先进的量化和估值技能。内地量化金融专家凭借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将先进量化模型和估值方法引入香港金融机构,助力其开发更具竞争力的金融产品,提升市场定价能力,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同时,香港人才所掌握的数据和技术技能,也为内地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内地金融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香港人才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为内地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助力其提升业务效率和服务品质。

  科技领域的技能共融同样不容忽视。香港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拥有众多前沿科技研发成果和高端科技人才。而内地则拥有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舞台。双方通过技能共融,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LinkedIn数据显示,香港与内地之间在技术、产品和商业角色上存在强大的双向技能交流,尤其是销售、工程和运营等热门海外招聘职能。这充分证明,科技领域的合作已成为大湾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区域同兴:政企学携手,共筑人才生态

  面对未来对多元化、高层次技能的迫切需求,大湾区亟需构建一个强大、完善且前瞻的人才生态系统。企业作为人才的使用者和培养者,应积极投资建设学习平台和再培训项目,为员工提供持续学习与技能提升的机会。例如,一些大湾区企业与专业在线教育机构携手,为员工定制个性化学习课程,涵盖新兴技术、跨文化沟通等多个领域,助力员工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政府和教育机构在这一过程中同样肩负重任。政府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激励企业加大人才投入,吸引高端人才汇聚。同时,加强与教育机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教育机构则应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实际项目的机会,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政府还应优化人才流动政策,如简化签证手续、提供住房补贴等,为人才流动创造便利条件,降低人才流动的成本和障碍。

  LinkedIn推出的“驭未来者合作伙伴计划”为大湾区企业提供了绝佳的发展契机。通过加入该计划,企业能够获取全球范围内的丰富资源和顶尖专家支持,提升团队整体技能和创新能力。Nancy表示,LinkedIn将持续探索适合大湾区特色的人才发展计划,通过企业间深度协作和跨界合作,共同定义并推动大湾区前瞻性人才标准和实践。这将有助于形成统一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模式,提升大湾区人才的整体竞争力。

  大湾区人才流动与技能共融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企业、政府和教育机构唯有携手并进、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开放、协作、充满活力的人才生态系统,才能引领大湾区在未来全球竞争中独占鳌头。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