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2025长江文明论坛在渝举行 促进大河文明交流互鉴

2025-09-18 09:14:37大公网 作者:韩毅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由中共重庆市委、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2025长江文明论坛在17日重庆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跨越江海 文明互鉴”,突出世界大河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旨在进一步提升长江文明、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大河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进步,更好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根基。

2025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举行(韩毅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彭金辉表示,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长江文化是一个时空交织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我们要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政指出,长江流域各区域之间的人文经济交流所孕育造就的长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板块,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了源头活水。本次论坛在思想交流、观点碰撞之外,以艺术这一共通的世界性语言为媒介,必将有助于搭建起互学互鉴、心灵相通的友谊桥梁。

  中国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宏森认为,长江是一条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文学之河。长江以其浩荡不息,为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母题与不竭的灵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文学不仅要写出大江东去的诗意,还要关切这里的城市变迁、百姓生活、创新活力,以文学方式深度参与长江文明的当代叙事。

  重庆市市长胡衡华表示,重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体推进“九治”攻坚,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长江黄金旅游带,打造文化旅游强市。重庆将与各方一道,携手推进长江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共同深化大河文明研究阐释和保护传承,持续拓展经济和人文领域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杨开忠表示,当前长江经济带产生和集聚了中国50%以上的世界级城市和世界级城市群。生态文明跃迁已从突破阶段迈入高速发展期,长江经济带需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加快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绿智韧协同的新质生产力世界典范。

  埃及本哈大学教授萨维·萨维·艾哈迈德认为,河流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水脉”,更是文明传承的“文脉”。在中国的长江与埃及的尼罗河两大文明千年对话的基础之上,两国可持续扩大对两条河流价值及其特殊文化内涵的研究,从而在人文、旅游等领域衍生多元合作。

  GaWC《世界城市名册》显示,长江经济带三线及以上全球城市从上海1个增至重庆等12个,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成为全球经济网络重要节点。当前长江经济带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质量经济带。未来着力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示范引领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跃迁,努力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生态文明的策源地和大本营。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