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全球首款电动飞机总装下线 延庆绘制低空产业发展新蓝图

2025-09-24 14:36:11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9月23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第五届八达岭低空安全发展大会暨延庆低空技术产业人才大会在延庆召开。此次大会汇聚了涵盖央企、高校、协会及政府部门在内的低空安全领域多方力量,约600人次各界嘉宾与代表参与,共同为低空技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据了解,大会由北方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安全防范行业协会、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低空安全研究院、北京八达岭低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协办。大会以“共筑低空安全基石,引领产业健康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本次大会的召开,凝聚各领域力量,筑牢低空安全防线,提出科学的战略路径与技术方案,加速推进延庆乃至全北京低空技术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范国滨

  当天,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范国滨紧扣大会主题,阐述无人机探测反制技术发展趋势,为低空安全领域发展梳理思路、指明方向。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冯志勇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冯志勇以“构建泛在安全低空经济数智网”为主题作主旨演讲,深入剖析了数智网技术发展。

  现场亮点纷呈,一系列聚焦产业发展、人才引育、安全保障的重磅措施与方案相继发布。作为推动低空技术产业人才集聚的关键举措,延庆区委组织部与延庆区人才局联合出台并正式发布《北京市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支持保障的十条措施(试行)》,从政策层面为低空产业精准引才、留才、用才提供坚实保障。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立足产业升级视角,发布《关于促进北京市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划定发展路径,助力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低空产业生态。

  当天,航天九院带来的低空安全解决方案正式亮相。该方案聚焦低空飞行风险防控、空域智能管理等关键问题,为保障低空领域安全有序运行提供技术支撑。延庆顺禧低空技术股权投资基金也在大会上揭牌成立,规模达3亿元,聚焦低空技术产业,将全额投资延庆本地及拟落地企业,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速区域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步举行发布仪式的还有北方工业大学新校区规划方案,新校区规划充分考虑低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产业需求,将打造集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创新载体。中关村延庆园低空安全智造产业园揭牌,该产业园聚焦低空安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智造,为企业发展提供充沛产业承载空间。开幕式的发布环节还迎来两大重要成果:北方工业大学空地协同自主式交通智能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设方案正式发布,该实验室将聚焦空地协同、智能交通控制等前沿领域,推动低空技术与交通领域的深度融合;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研发的全球首款、北京首架电动飞机总装下线,这标志着在低空新能源航空器研发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全球首款、北京首架电动飞机总装下线

  下午举办的政企合作洽谈会上,延庆区委组织部、延庆区科信局、延庆区投资促进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人才引进、产业政策、营商环境等方面,对相关政策和措施进行了细致解读,为企业答疑解惑。各企业代表通过圆桌会议的方式,就挖掘低空技术核心场景与产业价值展开热烈讨论,共同探索产业发展新机遇。

  大会还设置了五个平行论坛,为参会者提供更深入、更专业的交流平台。低空飞行控制与安全国际前沿论坛立足国际低空飞行控制与安全技术前沿,以国际和中国前沿技术分享为主线,并通过圆桌会议进行研讨,促进国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延庆低空技术产业人才发展论坛暨GNIS新质生产力国际合作沙龙聚焦低空技术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围绕人才引进、培育、使用及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低空安全法治建设论坛聚焦低空安全领域法治建设,以我国低空产业高速发展背景下的安全管理与法治保障为核心议题,深入剖析当前低空安全法治建设、空域管理、风险防控等领域的法律痛点,探讨低空安全法治体系构建路径,为低空安全提供法律保障。第五届低空安全技术与管理论坛特邀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知名高校学者及专家进行深度分享,凝聚学界智慧,聚焦前沿挑战,彰显延庆在低空安全领域的学术引领地位。低空安全测试与检测论坛设置京津冀低空安全测试场共建协议签署、多场景测试场建设方案分享等环节,推动低空安全测试与检测能力发展,为低空安全技术提供检测保障。







  场外设置的低空安全技术与装备成果展同样备受关注。展览紧扣低空安全主题,广泛邀请延庆区及其他地区在低空安全领域具有显著影响力的企业参展。亮相的多款无人机各具特色,为多领域作业提供强力支撑。华源智控HY3500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凭借先进飞控与高效动力系统,以出色载重和稳定性,适配物资运输、应急救援、森林防火等复杂任务;北京远度互联ZT-120V中型复合翼无人机采用固定翼与多旋翼复合布局,可搭载多类侦测与通信载荷,具备全天候三维建模、快速成图能力,是航空应急救援的行业领先选择;航景创新FWH-3000无人直升机作为2.5吨级纵列式双旋翼机型,最大有效载重1000kg、货舱4.2m³,还支持吊装转运,能在高原、山区等复杂区域执行物流、医疗救援等任务;北京清航紫荆JZ-1200交叉双旋翼直升机起飞重量1200kg、有效载荷600kg,9级抗风且续航超10小时,可广泛用于自然灾害救援、物资运输与灾害监测预警。这些具有尖端科技的无人机集中展示了航空制造与低空安全技术成果。

  自2020年10月获批中国民航局首批、北京市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以来,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技术产业,蓬勃活力逐步释放,区域内集聚了航天飞鸿、理工全盛、远度科技等13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构建了涵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反制技术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条,成为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

  延庆区制定专项政策精准发力,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为无人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延庆低空核心资源得天独厚,依托八达岭通航机场,拥有374平方公里独立空域,真高1098米,可在保障首都低空安全的情况下发展低空产业,国内首个无人系统产业生态联盟、北京市首个中关村低空技术产业园、重点产业集聚区纷纷落地延庆,还配备了完善的生产厂房、研发实验室和检测中心,为企业提供了从研发到生产的一站式服务,特色路径融合发展。

  目前延庆区已建成全市首个森林防火无人机智能应用场景实验基地,与美团合作开通北京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与此同时,延庆区积极探索“低空+文旅”的融合发展路径,在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八达岭长城等景区,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巡检、表演等领域,提升了景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依托八达岭机场开展空中游览、高空跳伞、飞行体验等项目,2024年累计接待1.7万人次,低空飞行成为服务消费新热点。

  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更为低空技术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政策赋能、园区赋能和场景驱动的共同作用下,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正逐步走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的发展道路,努力打造成为全市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

责任编辑:张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