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下午,由香港纳米及先进材料研发院(NAMI)主办,香港贸发局支持的“创新无界:香港NAMI与苏州共筑材料未来”科技成果推介会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纳米城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疗、新材料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百余位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材料科技的前沿发展与产业应用。

“创新无界:香港NAMI与苏州共筑材料未来”科技成果推介会在苏州工业园区苏州纳米城举行 俞昼摄
科技成果推介会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博致欢迎辞,NAMI行政总裁冯振宇围绕“香港与长三角科技发展及产业合作愿景”进行主题演讲。NAMI首席技术总监刘晨敏分享了NAMI在纳米及先进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潜力,并介绍了多项具备产业化前景的创新技术。
作为应用科研机构,针对与企业之间的互动, NAMI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合作模式。“研发的需求要来自产业界,才能更好的落地产业化。” 刘晨敏表示,NAMI研发人员每一个构思都需要能落到实处。通过与产业界密切沟通,去论证该构思在业界有没有用武之地,并且设法确保其可行性。
以NAMI聚焦的物联网电池为例,物联网发展初期,NAMI团队就发现,随着物联网设备通讯频率以及工作功率的提升,电池需要大电流放电;另外,在户外的应用场景中,物联网设备经历的温度窗口很宽,需要长时间在极端温度下工作。“例如,如何保证电池能兼顾大电流及长时间放电,以及在零下40℃到85℃这一温度区间正常使用,甚至是长达数年休眠后,可以随时被唤醒?”
刘晨敏告诉记者,在成果的产业化过程中,研究人员要深入工厂中,现场调试配方,解决产线上出现的实际问题,比如在产线上涂布的粘度不合适或均匀性不好等。在深入参与生产的过程中,也会现场进行评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性能方面的挑战,以确保产业化的落地。“每一个项目都是这样来订立合作模式。”

NAMI首席技术总监刘晨敏(右)向记者介绍电池产品 俞昼摄
面向不同需求的企业,NAMI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帮助企业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商业应用,并将其推向市场;以纳米技术、先进材料、先进制造过程等平台技术资源,满足企业的技术需求;提供一系列技术支持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
据介绍,当日的两大专题对接会分别聚焦“电子与涂层技术应用”与“绿色建筑与健康生活”。在电子与涂层技术专题中,NAMI研究发展总监(电子)傅丽、NAMI副研究发展总监(电子)路胜博及NAMI研究发展总监(能源)李基凡分别就先进电子材料、电池材料及涂层技术进行了深入讲解,并展示了包括超高导热烧结银铜、AI辅助设计电解液、环境净化涂层等多项前沿技术。
在绿色建筑与健康生活专题中,NAMI副研究发展总监(建筑)武延民、NAMI副研究发展总监(环保)朱勇及NAMI高级技术经理高俊熙则围绕低碳混凝土、绿色高分子材料及健康生活材料展开分享,介绍了高性能隔音产品、生物炭混凝土、可降解高吸水树脂等环保与健康领域的创新成果。
活动期间,NAMI分别与协鑫集团、邦得科技控股集团签署了两项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成为本次科技成果推介会的重要成果。合作将围绕低碳建筑材料、电池创新材料、循环再生技术,以及多功能金属复合材料与表面涂层技术等多个方向展开,旨在推动新材料技术在新能源装备、绿色建筑、智能家居与医疗环境等场景的落地应用,促进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

NAMI与企业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 俞昼摄
本次科技成果推介会通过主题演讲、专题技术分享与现场展示,全面呈现了NAMI在电子材料、电池技术、涂层处理、低碳建材、健康材料等方向的研发成果。活动为长三角与香港科技合作搭建了高效对接平台,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NAMI计划于年底前在苏州设立业务代表处,派驻专业团队与本地企业对接,挖掘合作机会。同时,NAMI还将定期派遣技术人员赴苏州开展技术研讨与需求对接,通过举办交流活动、参与本地行业展会等形式,以苏州为支点,辐射长三角地区,推动材料技术在更广域的应用与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