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下午,瑞士当代艺术家西蒙·伯格(Simon Berger)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破·立之间》(BREAK · CONSTRUCT)于杭州英蓝中心画廊街C4盛大开幕。此次展览由英蓝集团Carte Blanche携手瑞士驻华大使馆及瑞士驻上海总领事馆联合呈现,由NOA Contemporary创始人福里安·保罗·克尼希(Florian Paul Koenig)策展,旨在庆祝中瑞两国建交75周年,并作为“中瑞文化和旅游年”的重要艺术活动之一。展览吸引了逾400位国内外嘉宾、艺术爱好者、学生、市民及媒体记者齐聚现场,共同见证这场东西方文明的艺术对话。

西蒙·伯格在中国的首次大型个展《破·立之间》于杭州英蓝中心画廊街C4开幕 俞昼摄
瑞士驻上海总领事邵凯文(Sacha Bachmann)亲临现场并致辞,他指出:“在瑞中建交75周年的特别时刻,我们很高兴能通过西蒙·伯格的艺术深化两国的人文交流。这次展览不仅是艺术盛事,更是连接两国文化与人民的重要契机。”他特别感谢了艺术家西蒙·伯格与英蓝集团为促成此展所做的卓越努力。
西蒙·伯格以其的“玻璃受控撞击雕塑技法”闻名于世,被视为当代“玻璃语言革新者”。他摒弃传统画笔,以锤为笔,通过精准控制锤击的力度与方向,在安全玻璃上“敲击”出由裂痕构成的肖像与图像,其过程被称为“形态生成”——在破坏中诞生形象。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杭州,看到如此多的观众前来,我感到非常骄傲。感谢英蓝团队和总领事先生的支持,让我的作品能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完美呈现。”
据介绍,展览空间分为三个章节:“破碎的力量”、“神话的新生”与“文明的对话”。观众穿行于由悬挂玻璃和反射镜面构建的光影迷宫中,只有在特定角度与光线下,裂纹汇聚而成的神话肖像才豁然显现,观者自身的影像也融入作品,完成了艺术家、作品与观众的三方互动。
英蓝中心画廊街持续致力于引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项目,本次西蒙·伯格个展是其推动杭州成为国际艺术对话平台的又一力作。英蓝集团董事长于志强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我们为能将西蒙·伯格这样的先锋艺术引入杭州而感到自豪。画廊街秉持谦和与共生的理念,专注于呈现并推动当代艺术的深度对话。此次展览让承载神话与哲思的玻璃雕塑,在东方的文化土壤中与西方当代艺术轻声交谈,构建了一个温暖而深刻的文化场域。”

创作中的西蒙·伯格 俞昼摄
在裂痕中 看见重生之光
记者了解到,作为展览的序幕,西蒙·伯格于10月31日在杭州英蓝中心进行了一场现场创作,敲击了其全新抽象大型艺术项目的首件作品。该系列以中国文化中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图腾——中国龙为灵感,构思为由八件独立作品组成的宏大叙事,每一件都以抽象的形式呈现这个传奇生灵的一个片段。
此次完成的首件作品,凝聚了龙的自然意象与精神象征。通过玻璃细密的裂纹与光影的折射,作品唤起了树枝的生长律动、河流的流淌之姿,以及鸟翼掠空的瞬息之美,这些自然的形态寓意着力量、生命力与蜕变——正是中国文化中“龙”所承载的核心精神。在这一项目中,西蒙·伯格以玻璃为媒,将东方神话与当代表达相融合,使脆弱的材质在诗意的张力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八件作品将共同赞颂平衡与流动,探索传统与创新之间永恒的对话。
开幕式上,嘉宾们共同参与了该作品的揭幕仪式,并见证了艺术家在二楼空间进行的现场创作表演。锤起锤落间,裂纹在玻璃上蔓延,逐渐显现出预想的形态,这一充满力量与节奏的过程,令在场观众屏息凝神,深刻体验到“破”与“立”之间的艺术哲学。

观众正在欣赏西蒙·伯格的作品 俞昼摄
策展人福里安·保罗·克尼希在介绍展览理念时强调:“西蒙的锤击不是解构,而是建构。他让玻璃的破碎成为叙事的语言,每一道裂痕都是记忆的纹路,每一次敲击都是对神话的重新诠释。”本次展览是伯格首次将创作焦点转向非西方文化叙事,他深入研究了女娲补天、嫦娥奔月、梁祝化蝶等中国神话,并将其精神内核融入全新的玻璃作品中。
西蒙·伯格的《破·立之间》不仅是一场视觉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关于脆弱与坚韧、破坏与创造、东西方文明互鉴的深度哲学探讨。英蓝中心通过此次展览,再次证明了其作为国际文化枢纽的视野与担当,为杭州乃至中国的观众带来了与世界前沿艺术思潮同步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