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大侠归来!金庸铜像落户母校衢州一中

2025-11-05 17:10:39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0月28日上午,衢州一中校园内琴声激荡、拳风飒然,一场以“侠骨文心,母校情深”为主题的金庸铜像落成仪式在此举行。金庸的精神以一种更永恒的方式,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这座铜像由泽西国际控股监事长、衢州一中1998届校友完霞女士捐赠。据中国美院博士张润介绍,设计团队历时8个月调研打磨,终以“最具辨识度的亲切形象”展现一代文豪的豪迈与温情。

  落成仪式上,完霞动情地分享了自己与“大师兄”的渊源。“我们有着几乎重合的‘追梦轨迹’:大师兄从江南的衢州一中走出,后来成为国际学府香港中文大学的先驱者;而我也循着这条‘从衢州到香港’的路前行”。完霞还说:“如今我以企业家的身份立足,始终提醒自己要做有社会责任的‘侠者’,满怀感恩之心回报母校、反哺家乡;同时,我也希望发挥自己熟悉衢州与香港两地的优势,做连接衢江与香江的纽带,让衢州一中与香港中文大学之间的情缘更深厚,为两地文化交流搭起一座坚实的桥。”

  衢州一中党委书记赵海亮在金庸铜像落成仪式上,重温了金庸作为“衢中少年”的成长印记。“金庸的处女作《一事能狂便少年》便是在读高二时写成并发表的。”1991年,金庸在写给同学梅培之的信中提到:“在衢州两年,生活倍感温馨,是我生平极愉快的一段时期”。2004年,金庸题写了:“温雅豪迈衢州人,同学少年若弟兄。六十年中常入梦,石梁静岩夜夜心”。赵海亮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笔下的侠义精神,那些鲜活的人物,那些滚烫的故事,超越了文学的范畴,穿越了历史的时空,成为全世界华人刻在脑海里的温暖印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对正义、担当与家国的理解。

  活动期间,香港中文大学刘民教授、香港博文明道学院校监·校长李志强博士作主题讲座。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