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长沙市“背起双肩包出发 创业就业到长沙”政策宣讲活动在湖南农业大学修业讲堂举行。本次活动聚焦高校学科特色与区域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政策推介、产业方向解读及青年榜样分享,为280名学子呈现了长沙精准引才的务实举措。

走进湖南农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智慧农机、粮油产品、非遗制作等学生创业成果琳琅满目。基地使用面积达3035平方米,设有办公、路演、展示售卖等功能区,为创业团队提供全流程支持。“学校不仅提供场地,还有政策、财务、法律等一站式服务,以及多项资金扶持。”毕业留驻创业的湖南彩云谷茶叶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婕表示,其公司单月营收已突破10万元。基地还创新“师生企”共创模式,目前已入驻41家初创企业和团队,包括3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获大学生创业专板挂牌资格,9家累计获得省级创业基金350万元。
据悉,芙蓉区积极响应省、市关于大学生创业工作有关部署,率先全省发布支持“湖南农业大学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的“芙十条”政策,设立500万元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扶持资金,成立3亿元“芙蓉·卓越”创业引导基金,构建“孵化—成长—壮大”全链条支持体系。同时,全面优化青年发展生态,推动白果园青年创新创业街区建设,创新建立“青创搭子”结对模式,推动青年干部与创业大学生互助成长。打造“芙蓉青年夜校”品牌,将青年人才驿站从住宿保障升级为集政策解读、就业创业、非遗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服务平台。正如芙蓉区委书记崔晓所言:“你负责茁壮成长,我负责阳光雨露。”芙蓉区正以最大的诚意,竭诚为每一位青年的梦想保驾护航。
活动现场介绍了长沙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并详细解读了长沙市青年人才政策“大礼包”。当前,长沙正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围绕“4433”产业体系,巩固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培育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未来赛道。通过支持研发创新、设备更新与应用场景打造,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长沙市青年人才政策“大礼包”围绕就业、创业、安居等多维度提供支持,包括最长14天免费入住青年人才驿站、最高500万元创业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及租房购房补贴等具体举措,为青年提供“落地—安居—成长”的全周期保障。
两位从农大孵化基地走出的青年创业者分享了实践经验。长沙柯栖尔科技有限公司的团队项目荣获“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银奖、“金种子杯”创业大赛银奖等多项荣誉。其创始人徐伟伟表示:“长沙对科创项目的快速响应与政策适配,让实验室技术能更快走向田间地头。”长沙市捕茅堇太园艺有限公司创始人曲文斌则带来了不同的创业视角。他的创业项目聚焦于食虫植物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与生态场景化服务。他坦言:“长沙的低成本创业环境和农大、芙蓉区的资源支撑,给了我‘敢闯会创’的底气”。
活动同步发布“2025年长株潭高校学子企业开放日暨高校学子芙蓉行”活动。11月9日,学生将走进英氏控股、隆平高科、华智生物等芙蓉区重点企业,通过实地参访、直播带岗与面对面交流,实现人才与企业的精准对接。
当前,长沙正加快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精心培育了17条重点产业链,打造了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食品轻奢等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拥有13个经济产业园和86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为青年提供了大量优质就业岗位。同时,还建成了4家国家级、24家省级等共计125家创业孵化基地,在孵实体数达4633个,吸纳就业1.95万人。全市20家青年人才驿站今年以来已累计服务1.3万余人次青年,还赠送包含免费地铁、茶饮、观光权益的“星荷礼包”。未来,还将持续开展长株潭高校学子企业开放日、长沙青年人才citywalk等活动,构建校企协同、青年成长的良性生态。
背起双肩包,下一站,长沙——在这里,每个梦想都有土壤生长,每段青春都有光芒绽放。
活动由中共长沙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指导、共青团长沙市委主办,湖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处、共青团湖南农业大学委员会、芙蓉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团芙蓉区委共同承办。(芙蓉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