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的时代价值与进阶之路

2025-11-13 13:30:53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电子商务高度发达、指尖购物已成常态的今天,一场延续二十六年之久的线下农业博览会,何以能持续焕发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四海宾朋,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答案,或许就蕴藏在其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与市场脉搏的深度契合以及与全球视野的主动对接之中。

第二十五届农博会现场

  11月14日至17日,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即将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再度华彩亮相。回溯其发展轨迹,它从一个区域性的地方展会,逐步壮大为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农业盛事。在其主办方红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持续推动下,这场盛会始终以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为核心使命,成功实现了由初期“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的战略性转变,沿着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数字化和国际化的轨道稳步前行,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且富有生命力的持续发展之路。

  立根固本:服务国家战略,永葆三农初心

  中部农博会历经二十六载风雨而常办常新,其根本在于始终精准把握中国农业发展的时代脉搏,牢牢扎根于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厚土壤,这构成了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内核与价值根基。

  审视农博会的发展历程,如同一部中国现代农业的微缩编年史。二十六年间,展会的形态、规模与内涵始终处于动态演进之中,然而,“立足三农、畅通渠道、促进合作、驱动振兴”的核心宗旨却一以贯之,从未动摇。红星实业集团的掌舵人曾深情回顾,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为解决农产品销售困境,红星村毅然投资建设了农副产品大市场。为盘活市场资源,于1999年开创性地采取了“以展会促进市场繁荣”的策略,首届湖南省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博览会应运而生。当时在市场通道间搭建的简易展棚,农户牵入现场展示的耕牛,乃至带着泥土移栽至此的整棵柚子树,都充满了原生态的农耕气息。那为期一周、充满乡土活力的展会,不仅迅速提升了红星市场的知名度,更在湖湘大地点燃了农业会展经济的星星之火。

  随着时代发展,中部农博会的功能早已超越了最初单纯的商品展销,逐步演进为一个集“文化传播、品牌塑造、科技推广、产业升级”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层次平台。每一届盛会,都成为农业新成果、新技术的集中检阅场,这也是农博会能够持续保持生机与魅力的关键所在。主办方红星实业集团自身也伴随着农博会的发展,从一家村办企业成长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这本身就是坚守兴农初心、与时代同进步的最佳例证。

  本届博览会更是紧密对接国家宏观战略,明确以“科技引领、品牌赋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精心设置的五大专题展馆全面覆盖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俨然成为观察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窗口。可以说,中部农博会的议题设置与发展轨迹,始终与国策同向而行。它已不仅仅是一场展会,更如同一面多棱镜,清晰映照出中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坚定足迹,折射出一个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宏伟蓝图与坚实步伐。

  创新驱动:深化市场运作,激发内生动力

  “逛农博、淘年货、看新奇”,这已成为许多长沙市民乃至湖南百姓一年一度的期待与习惯。每年会期,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内人流如织,这里不仅是采购特色农产品的嘉年华,更是洞察行业趋势、对接供需资源、领略前沿农业科技的立体化舞台。累计展示超过28万种农产品、成交额突破2800亿元、吸引观众超2300万人次……这一系列沉甸甸的数据,是其强大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最直观证明。

  市场化改革,是激活农博会内生增长动力的核心引擎。积极响应关于深化会展业市场化改革的号召,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角色悄然转变,从台前主导更多转向幕后支持,通过政策引导与规范监管为展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红星实业集团则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展会在专业化运营和品牌化建设上不断精进。尤其自去年实现完全市场化独立运作以来,农博会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市场化招展比例超过70%,吸引近29万人次到场参观,其中专业观众及采购商达6万余人,现场销售及签约金额高达102.3亿元。

  今年的博览会更具看点:五大专题展馆各具特色,系统化呈现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的现代农业全景图;首次推出的“农博天团”系列IP形象及衍生文创产品,结合丰富的互动体验,着力打造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可观赏、可互动、可消费、可享受”的农博新空间;策划组织的“千名网红直播助农博”活动,将进一步拓宽传播边界与销售通道。

  对于广大参展企业而言,农博会的魅力更在于其构建的“参展一次、服务一年”长效赋能机制。组委会有针对性地围绕产销对接难点,常态化举办月度线上精准对接会,组织深入产地的考察活动,成功促成了多项千万级别的合作项目。本届展会期间,将密集推出十余场专项对接活动,广泛链接国内外渠道资源,邀请包括大型连锁商超、电商平台采购负责人、知名餐饮企业等在内的实力采购团,与参展商进行面对面深度洽谈,力求实现“开展即接单、参展即见效”。这种超越展会期限的深度服务,使众多参展商转化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正因如此,本届展会成功吸引了全国近二十个省(区、市)组团参展,参展商续展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农博会的“朋友圈”持续扩大,生态圈日益繁荣。

  放眼全球:拓展开放维度,促进双向循环

  开放包容,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标识,也是中部农博会保持长久生命力与广泛影响力的关键支撑。二十六年来,农博会的辐射半径不断延伸,从最初聚焦中部地区,到服务全国市场,再到如今积极链接全球农业网络,其国际化程度和能级持续提升,已成为中国农业对外交流合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本届农博会秉承一贯的开放理念,特邀老挝和南非两国担任主宾国,并吸引了来自澳大利亚、法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携特色产品参展。同时,沃尔玛、山姆会员店、麦德龙等国际知名采购商的齐聚,共同构筑了一个范围更广、领域更宽、层次更深的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格局。

  更为重要的是,红星实业集团正以中部农博会为重要支点和桥梁,积极推动中国农业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奔赴。今年,集团凭借筹办中部农博会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与资源,成功将展会模式输出,牵头在非洲大陆举办了国际农业博览会,将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高效的生产模式、优秀的农机装备引入非洲,在助力当地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湖南乃至中国的优质农产品及农业企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空间。

  从“在家门口搭建国际舞台”到“主动出海构建合作桥梁”,中部农博会正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积极推动中国农业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在世界农业格局中展现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二十六年春华秋实,初心历久弥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使命愈加光荣。第二十六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即将拉开帷幕,这场深深植根于湖湘沃土、致力于服务全国农业大局、积极联通世界的行业盛会,必将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创新的机制、更加务实的行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澎湃动能,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农业强国建设征程中,奋力书写属于湖南的绚丽篇章。(文图/傅春桂)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