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灯杆上无人机停车坪自动打开,飞出一架无人机,可自主巡飞、高空喊话,无人机巡逻完飞回停机坪,停机坪自动关闭,这不是电视上的科幻一幕,而是杭州申花起降场的应用场景之一。作为杭州低空公司2025年推出的起降场建设2.0首发项目,申花起降场是城北地区首个落地成熟居住区的公共起降场,不仅填补了区域低空基础设施的空白,也因此前成功承接“闪送场景”等项目,率先验证了无人机即时配送在居民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申花起降场上停放的无人机 俞昼摄
2024年6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杭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场景应用为牵引,推动低空应用场景丰富多元发展,重点打造“低空+物流”“低空+治理”“低空+文体旅”三大应用品牌,加快探索“低空+客运”新业态。
在此背景下,杭州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积极牵引低空物流新场景,联合北京同城必应科技有限公司(一对一即时递送服务品牌“闪送”)、杭州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低空经济赋能城市即时配送服务项目,旨在推动搭建城市级低空即时配送服务体系,重点探索运行模式与商业模型。该项目创新构建了“无人机+起降点+末端骑手”的低空联运模式,首批试点“申花-武林”航线已于2025年7月16日开通,面向所在区域居民用户提供无人机配送服务。
“目前,项目已进入常态化有效运营阶段,基本验证了低空物流应用于中长距离即时递送业务的时效性与安全性,初步验证了商业化潜力。”杭州低空产业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晨告诉记者,7月16日至11月13日,项目共计对外运营68天,收到真实用户实付订单710+单,累计载货执飞近500架次。
“项目垂直深入普通消费者牵引低空需求,率先推动低空物流在真实城市场景中的常态化运营,为低空经济商业化探索可行路径,助力构建杭州市低空物流运行体系。同时,该项目也为即时速递行业开辟了空中运力新网络,推动形成‘低空+即时配送’新业态,显著提升配送效率与服务半径,具备行业示范性与先导价值。”
在刘晨看来,低空经济涵盖无人机制造、通航运营、空管系统等产业链环节,可拉动半导体、新材料、通信等多个行业快速发展。“因此,为推动低空经济不断发展,推进生态建设是必选项。”关于这点,杭州低空公司也通过实际行动在诠释,比如从本地企业的龙兴航空到招投杭州的沃飞长空和卓翼智能落地。”
据介绍,杭州低空公司依托杭州首家世界500强市属国企杭实集团组建,是杭州市唯一一家地方性低空公域流量平台企业,目前已搭建起“一平台一张网一生态”核心业务矩阵,打造了从低空飞行保障、基础设施覆盖到产业生态构筑的全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