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河北 > 文化 > 正文

赵季平:把享誉世界的中国音符带回河北故乡

2023-07-25 10:32:59大公网河北中心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7月22日晚,“赵季平作品专场音乐会”在河北省艺术中心音乐厅奏响,河北观众尽享一场音乐盛宴。这些享誉世界的中国音符,带着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卓越的音乐成就和浓郁的故乡情怀一一呈现,收获到故乡观众经久不息地热烈掌声。
  掌声中,赵季平健步走上舞台,手捧鲜花,满面春风,向全场观众挥手示意,并深深鞠躬,向故乡观众答谢。
  特邀中国著名指挥家张国勇说:“河北,是赵季平先生的故乡,他对这片土地注满了深深地情感,今天的专场音乐会,是赵季平先生对故乡观众的回馈。”
  “赵季平作品专场音乐会”是河北省推出的“文艺名家情系河北故乡创作计划”的主题活动。得到包括赵季平在内的众多河北籍文艺名家的大力支持,此次专场音乐会获得巨大成功。
  赵季平,祖籍河北省辛集市周家庄村,他的父亲赵望云,是我国著名画家,“长安画派”创始人。从小就出生在周家庄村,在这里生活、成长、学习、工作,并从这里走向艺术之巅。
  此次“赵季平作品专场音乐会”的举办,是在把享誉世界的中国音符带回故乡的同时,也开启了赵季平先生寻根回乡之旅。
  7月23日上午,专场音乐会演出成功的喜悦还没消减,去辛集回乡寻根的激动让赵季平先生坐不住了,一再询问时间安排。当辛集市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达、简要介绍情况后,赵季平就迫不及待地坐上车前往辛集。一路上,河北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杰向赵季平先生介绍近年来河北发生的巨大变化,还有精心打造推出的“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文旅新名片,赵季平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询问细节,表示肯定。
  10点45分,赵季平一行抵达辛集,辛集市委书记李国钧带队迎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在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文强,市人大主任张向,市政协主席牛军波,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乔紫超,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赵建明,副市长颜文霞以及文旅局等有关部门同志的陪同下,一起驱车前往“赵望云艺术馆”。
 
 
  站在艺术馆前,赵季平看着采用汉唐风韵与现代元素相融合的建筑风格,欣然转身问身边的随行人员:“壮观吗?”得到连连点头的肯定答复后,赵季平深情地说:“我父亲是一棵大树,我只是这棵大树伸展出的一根树枝。”
  一句话,浓缩了赵季平对父亲高山仰止的情感,也映照出赵望云“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在讲解员的陪同下,赵季平一个展厅一个展厅参观,虽然还没有竣工,但总体框架已初具规模。看完一层,又兴致勃勃地登上二层,同样逐厅参观,还登上阳台,看艺术馆附近的远近风情,得知毗邻的是一个森林公园,很是高兴。市民在享受森林公园优美环境之时,也可感受艺术的氛围,相得益彰。
  边走边看,边看边提出展厅设计具体建议。在一楼大厅,赵季平说:“一楼大厅,可以把我父亲‘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彰显出来,这是我父亲在这片土地上通过实践凝练而成的艺术主张。”
 
 
  一语点破,豁然开朗。王文强市长问:“在艺术馆内,是否可以专门布置一个赵季平音乐艺术厅?”赵季平高兴地回答:“好呀,我会把我珍藏的黑胶、出版物,都放在这里,还有四部电影、四部电视剧的海报,进行放大展示。一些视听作品,也可以播放展示,可以不定期举办音乐鉴赏、音乐论坛等活动,做到动静结合。”
  一席话,说得众人心花怒放,一个崭新的文化名片不久就会在辛集呈现出来。
  参观完“赵望云艺术馆”,一行人再驱车前往周家庄村。车两旁,玉米正伸出细长的叶子迎风舞蹈,远处苹果树上的苹果也挂满枝头,这是华北平原最典型的田野景象,也正是这广袤的田野滋养了赵季平的父亲----著名艺术家赵望云的成长之路。
  赵望云,1906年生于河北束鹿(今辛集)周家庄村,家中有7个姐姐,15岁时父亲去世,无奈,到辛集镇一家皮店当学徒。但他天性里痴迷绘画、戏剧、音乐,尤其绘画,18岁时母亲去世,他备尝生活艰辛。
 
  1925年,赵望云的远房表哥、束鹿县富商王西渠怜其身世,更欣赏赵望云的艺术天才,出资将他送往北平京华美专学习。1927年,赵季平转入国立艺专选科学习国画。同时,开始攻读艺术理论著述,比如托尔斯泰的《艺术论》、厨川百村的《出了象牙塔》等,这些新思想影响了赵望云,确定了他改造中国画的志愿。
  1932年,他应《大公报》之邀,成为该报特约旅行写生记者,开始旅行写生记者生涯,同时,开辟“赵望云农村旅行写生”专栏。足迹踏遍冀中15个县乡村,发表130幅作品,每一幅画都深深刺痛国人的心。其中《疲劳》、《贫与病》,更是再现当时农民的疾苦与呻吟,赵望云因此获得平民画家的称号。
  1933年,他又途经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等100多个县旅行创作,在《大公报》又陆续发表30幅作品。随后,赵望云先后五次在《大公报》应邀当特约记者,开设专栏,他的作品由《大公报》结集出版,赢得很高声誉。工作期间,他曾和《大公报》著名记者萧乾一起采访,著名画家徐悲鸿为他的画集题写书签,冯玉祥将军看到他的作品,深受感动,主动提出为他的画集配诗,诗画相映,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二人从此结为知己,后来又联手绘制一套《泰山社会写生石刻》,刻上赵望云的画,冯玉祥的诗,以此揭露社会贫富对立,唤起人们的感悟。
  画集出版时,赵望云在“自序”中写道,“我是乡间人,画自己身历其境的景物,在我感到是一种生活上的责任。此后,我将以这种神圣的责任,作终生生命寄托。”
  晚年的张大千曾说,在画马上不及徐悲鸿和赵望云。认为悲鸿画的马是赛跑的马,赵望云画的是耕田的马、拉车的马,由此可见一斑。郭沫若也曾在赵望云画展题诗:我手写我心,时代维妙肖。从兹画史中,长留束鹿赵。
  赵望云后来移居陕西,创立“长安画派”,他运用自己的艺术观培养了艺术界不少星光闪闪的大咖:黄胄、方济众、徐庶之等,他更是把孩子们培养的个个有出息:赵振川是西北画坛领军人物、赵振霄是中国顶级大提琴手、赵季平更是中国著名作曲家,如今孙子辈的赵麟、赵盾业已成为知名音乐家、雕塑家。
  特别是赵季平的音乐创作,不论是经典电影《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还是电视剧《大宅门》、《乔家大院》、《大秦帝国》的配乐,都在汲取着故乡的文化精髓作为底色。
  而这一切,又怎么离得开周家庄村呢?
  当车进入周家庄村一座院子的时候,门前已站满了人,听说赵季平回老家,赵姓亲戚后辈都在门口等候。赵季平一下车,就被亲人围住,一个个介绍着自己的名字和辈分,大都是侄子、孙子辈。看着热情的亲戚们,赵季平绽放出欣慰的笑容。一个个称呼让他心里暖融融的,赶紧招呼爱人,把这些孩子的联系方式都记下,说以后得经常回来看看。
  簇拥着走进院子里,看到院落结构,赵季平动情地说:“这个院子有印象,我多年前来过。”院子里种着一棵石榴,寄托着美好的寓意,旁边的蔬菜引起他的注意,亲戚告诉他是“根搭”,冀中平原经常吃的一种蔬菜。乡村生活气息和熟悉的家乡语言让他感受到了亲情的纽带,永远无法隔开。
  亲戚告诉他,这两年,赵振霄回来过,赵盾也回来过,闻此语言,赵季平泪光闪烁,连连说:“好,好,好。”赶紧招呼大家一起合影。定格的一瞬,赵季平已和故乡融在了一起。
  这一刻,赵季平,和他哪些享誉世界的中国音符,一起回到了故乡。
  (袁冰陈天浩石家庄报道)
责任编辑:陈天浩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