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场消息,近日,在2025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人口经济学家、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就当前国内的教育焦虑发表讲话。
梁建章指出,为了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可以考虑减少考试数量,并考虑取消中考和高考。
他认为,将筛选压力推迟到大学毕业后的工作或考研环节,可能是一个更为合理的选择。这样的改革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还能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此外,梁建章还表示,就当前中国的人口状况而言,整个教育体系已经呈现出过剩的趋势。如果现在能够取消中考和高考,普及大学教育,那么大学资源将能够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不必关闭过多的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梁建章首次提出取消中考的建议。2021年6月,梁建章曾在一篇名为《梁建章:应该取消中考-避免过早教育》的文章中指出,现在的 高中和大学教育资源已经不再稀缺,高考和中考存在的必要性已经大不如前,过早分层的积极意义远不及当年,反而是暴露出因此产生的种种弊端。
前不久,携程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59亿,同比增加16%;净利润约68亿元,同比增加47%。
此外,携程国际OTA平台总收入的增速较之前相比已有所放缓。据悉,前两个季度(2024年一季度至2024年二季度)携程国际OTA平台总收入增速分别为80%、70%,到了第三季度,其总收入增速已放缓至60%。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绩持续向好的情况下,携程在今年内却多次遭遇减持。
据界面新闻消息,9月26日,荷兰互联网投资公司Prosus官网显示,其已对携程实现全部减持,成为最新一家退出中国科技公司的国际投资者。
Prosus并不是减持携程的唯一公司。根据SEC文件,携程的大股东百度以及携程CFO王肖璠也于9月25日分别进行了价值5.49亿美元和2653万美元的交易,出售了所拥有的携程集团ADS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以来,携程的数位高管,诸如王肖璠、携程联合创始人范敏、携程COO熊星及携程独立董事甘剑平均有减持行为。此外,百度也于去年数次大规模减持携程。
10月28日,携程成立满25周年。在周年庆典活动上,梁建章表示:“25年间,全体携程人怀抱着‘为用户提供完美旅程’的初心,经历了种种困难,也不断挑战和刷新行业记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旅游市场的服务标杆。”
然而,怀抱着“为用户提供完美旅程”的初心的携程却屡屡陷入杀熟风波,甚至遭到了企业家的吐槽。
今年7月,亿欧创始人黄渊普在朋友圈致信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质疑携程“大数据杀熟”。
黄渊普表示,自己长期是携程最高等级的“黑钻会员”。7月18日,他用携程App预订7月22日从北京飞往阿斯塔纳的机票时,当日早上7点国航航班的机 票显示价格为3868元。他点进去下单,在“填信息”后点击“下一步”后,显示机票“卖完了”,然后跳转出来价格刷新为4408元。
黄渊普随后查询国航官方渠道,同样航班的总价格为4328元,基于省时省心,他选择了以高于国航官方渠道80元的价格在携程完成购买。然而,在他订完票后,同航班在携程上的价格又很快回到了3868元。
对此,官方解释为,机票价格都是航司根据需求随时在变动的。黄渊普对此说法并不接受,他表示,这个解释,把携程的责任撇开了。携程作为最重要的销售渠道,你们就是航司参考的“需求”本身啊。
此外,黄渊普在携程查询了从中国出发的国际航班的价格发现,携程上的价格都比同行更高。
实际上,携程的价格问题一直饱受争议。早在2022年,歌星马天宇曾公开吐槽携程,他表示“携程旅行网你家数据杀熟有点恶心,明明三千多的票,点进去就变成六千多,最后变成一万多。吃相太难看!!!”并在评论区再次控诉:“辣鸡!”
值得一提的是,在黑猫投诉平台,以“携程杀熟”关键字进行搜索,相关投诉涉及459条。
上海旭灿律师事务所菅峰律师对大公科技表示,“大数据杀熟”,从法律上分析,属于针对不同的消费合同对象发出不同的邀约,一旦消费者承诺,就完成合同的 签署。所以,该种行为并没有违反合同法。当然,消费者完全可以用脚投票。在了解平台的定价策略之后,采取不去该平台购票的方法应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