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信家电发布公告宣布重要人事变动,公司原董事长代慧忠因达到退职年龄并结合个人意愿,即日起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
同时,海信家电董事会宣布,本公司执行董事高玉玲女士已获委任为本公司董事长,任期自2024年11月21日起,至第十二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公告显示,高玉玲,42岁,管理学硕士,历任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中心副总监,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经营与财务管理部总经理、副总会计师,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与财务管理部总经理、副总会计师,本公司董事、财务负责人、总会计师。
公开资料显示,代慧忠担任董事长时间仅3年,其于2021年10月当选海信家电董事长,历任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BVI)公司董事长、总裁,海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高级副总裁。
“海信家电董事长的更迭与公司营收净利双降的业绩有一定的关联。”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大公科技表示,海信家电第三季度的营业收 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出现了0.08%和16.29%的下滑。这种业绩下滑在近年来较为少见,可能促使公司进行管理层的调整。
柏文喜指出,新任董事长高玉玲的上任可能预示着公司未来的发展策略将更加注重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提升。此外,代慧忠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离职,或许与海信家电第三季度业绩下滑有关。因此,可以认为海信家电董事长的更迭与公司业绩下滑有一定的相关性。
正如专家所言,海信家电营业收入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正在下滑。
2024年第三季度,海信家电营业收入约219亿元,同比下滑0.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77亿元同比下滑16.29%。
对此,海信家电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系内外销结构变化导致,由于外销毛利低于内销,在外销高增长情况下带来结构变化。同时,2024年第三季度前期大宗原材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成本。
长江证券研报表示,内需疲弱导致规模增速放缓,毛利率下降导致盈利能力阶段承压。海信家电第三季度营收规模出现下滑或主要系报告期内国内家电需求较为疲弱以及其他业务收入降低所致。
此外,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下滑40.15%,其中第三季度同比下滑36.43%,主要系备货节奏影响,以及均衡生产储备增加、支付的绩效奖金等增长所致。
同时,天风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地产后周期标的24年以来收入业绩整体呈现逐季走弱态势。其中,海信家电、老板电器业绩略有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海信集团客户大会上,海信集团披露未来的战略目标为:2025年整个集团营业收入要达到3000亿元。
不过,目前海信集团距离这一目标相差甚远。据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透露,2023年,海信才在历史上首次突破了2000亿元的销售收入。
柏文喜认为,海信集团2025年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的机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根据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的透露,2023年海信才在历史上首次突 破了2000亿元的销售收入。这意味着要在两年内实现从2000亿元到3000亿元的跨越,年增长率需要达到约50%。
“虽然海信集团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了显著业绩,但要实现这一目标仍面临较大挑战。因此,虽然海信集团在行业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但2025年营业收入达到3000亿元的机会并不大,需要公司采取更为积极和创新的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柏文喜分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