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科技 > 互联网 > 正文

拼多多东南亚生意遇阻:Temu遭印尼封禁后,越南业务又被暂停

2024-12-17 13:05:19大公科技 作者:牛鑫宇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据泰国媒体thansettakij消息,12月10日,泰国商务部部长皮猜表示,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已在泰国注册成立法人实体,名为“WHALECO TECHNOLOGY(THAILAND)LIMITED”。
 
  泰国商务部商业发展厅提供信息显示,WHALECO TECHNOLOGY(THAILAND)LIMITED于2024年11月11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00万泰铢。公司股东来自维尔京群岛,持有40万股,总值200万泰铢,占公司注册资本的100%。
 
  继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之后,泰国是Temu进入东南亚市场的第三个国家。
 
  不过,Temu在泰国上线不久后就遭到了调查。
 
  据泰国当地电视台8月3日消息,泰国总理赛塔·他威信日前下令,对中国跨境电商平台Temu展开调查,以查证其“是否遵守泰国法律并缴纳所需税款”。据悉,该工作将由数字经济和社会部、税务局和警方共同执行。
 
  据报道,他威信称,外国电子商务平台的到来给泰国零售业带来了问题,它们资金雄厚,配备了新技术,使得泰国企业难以竞争。他警告说,任何帮助这些外国平台逃税的泰国官员都将受到严厉惩罚。
 
  与此同时,Temu的GMV增速正在放缓。据36氪消息,今年第三季度,Temu的GMV约为130-140亿美元,环比增速降至15%左右,而上一季度的环比增速约为50%。
 
  越南业务被暂停
 
  “如果我是张一鸣,我会更加激进的做全球化。”拼多多创始人黄峥曾表示。
 
  2022年9月,拼多多官宣出海后,率先在美国上线了Temu电商平台,主营低价日用百货、服饰、美妆等产业带白牌商品。在低价标签、跨境邮费折扣的吸引下,Temu迅速打入包括北美、欧洲、中东、非洲等70多个国家、地区。
 
  据OpenGov Asia发布的《东南亚电子商务报告》显示,越南和泰国已成为东南亚地区增长最快的两个电子商务市场,电商平台商品交易总额(GMV)同比分别增长52.9%和34.1%。越南已超越菲律宾成为该地区第三大电子商务市场。
 
  Temu也瞄准了这块市场。2023年下半年,Temu进军东南亚市场,至今,Temu已入驻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文莱、泰国市场。
 
  不过,Temu越南业务的开展并不顺利。
 
  Temu在越南上线不久,越南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胡德福公开点名Temu的税务问题,并指示越南税务总局立即对Temu进行检查并准备税务记录。
 
  越南政府还要求中国跨境电商平台Shein和Temu在11月底之前向政府注册,否则将被暂停所有的服务、商业与广告活动。
 
  在11月10号的一份政府声明中,越南工贸部副部长阮黄龙强调,如果Temu、Shein等电商平台没有遵守规定,工贸部将联合相关部门采取技术手段,比如封锁应用程序和域名。
 
  如今,Temu越南业务已被暂停。
 
  对此,一位接近Temu的人士透露,跟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不同,今年以来,来自中国的跨境电商平台(包括Temu、SHEIN、速卖通等)在越南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Temu正在跟越南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寻求解决方案。
 
  针对此事,大公科技向拼多多方面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前,对方暂未回应。
 
  除外部因素外,与竞争对手相比,Temu在越南市场也不占优势。
 
  咨询分析公司YouNetECI发布的越南2024年第二季度电商平台销售额报告显示,Shopee、TikTok Shop、Lazada等平台的市场份额分别为71.4%、22%、5.9%,且普遍采用低价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Temu还遭到了印尼的封禁。
 
  当地时间10月11日,印度尼西亚通讯和信息部长Budi Arie Setiadi表示,该国已致函苹果AppStore和谷歌Play,要求平台下架Temu,以保护本国中小企业免受低价产品的冲击。
 
  Budi Arie Setiadi表示,“Temu提供的商业模式——即外国制造商直接向印尼消费者销售产品的做法,将会摧毁我们的中小微企业,所以我们当地政府需要保护本地中小微企业产品,避免外国市场直接从其工厂提供非本国产品,并带来更便宜的价格,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竞争。”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大公科技采访时表示,Temu东南亚业务进展不顺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当地政策法规因素,不同国家对于跨境电商的监管要求各异,如印尼对其封禁、越南要求暂停业务可能涉及当地对电商市场秩序维护、数据安全、本土产业保护等政策考量。二是市场竞争激烈,东南亚电商市场有本土电商和其他国际电商巨头布局,Temu作为后来者面临巨大竞争压力。三是本地化运营挑战,包括文化差异、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环节可能还没完全契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Temu并非唯一面临挑战的平台,据Budi Arie Setiadi透露,印尼政府计划对Shein也采取类似的封锁措施。
 
  2023年10月,TikTok Shop在印尼也遭到封禁的禁令,印尼总统Joko Widodo下令禁止了TikTok Shop在印尼社媒平台上的直接交易行为,理由同样是为了保护印尼本土的中小微企业。
 
  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2024年11月21日,拼多多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与前几个季度相比,公司营业收入增速已有所放缓,并低于市场预期。财报发布后,拼多多股价大跌超10%。
 
  2024年第三季度,拼多多实现营业收入约993.5亿元,同比增长4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约249.8亿元,同比增长了61%。
 
 
  该业绩低于市场预期。此前,据彭博分析师预期,拼多多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028.3亿元,同比增长49%;调整后净利润为292.1亿元,同比增长72%,每股收益预估17.35元。
 
  虽然营业收入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双增长,但拼多多的业绩增速正在放缓。
 
  此前四个季度(2023年四季度至2024年二季度),拼多多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123%、131%、86%,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46%、246%、144%。
 
  瑞银在报告中指出,拼多多季度业绩逊预期,主要是受到毛利率拖累,源于旗下国际平台Temu暂时性不利组合变动以及对商家补贴。
 
  大公科技注意到,拼多多加大了在成本上的投入。2024年第三季度,拼多多收入总成本约397.09亿元,同比增长48%,该增长主要是来自履行费和支付处理费的增加。
 
  与此同时,拼多多总运营费用较2023年同期有着较大幅度的增长,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总运营费用约353.53亿元,同比增长39%,而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销售和营销费用的增加。
 
  拼多多在财报中指出,公司第三季度加大了促销和广告活动的支出,这也导致其销售和营销费用的增加。2024年第三季度,拼多多销售和营销费用约304.838亿元,同比增长40%。
 
  在詹军豪看来,拼多多第三季度财报尽管营收和净利润均有增长,但未能满足市场预期,原因可归结为外部与内部两大因素。
 
  詹军豪表示,外部而言,电商行业的竞争环境愈发白热化,各大平台间的用户争夺和资源分配趋于紧张,给拼多多的业务扩张带来了一定压力。内部因素方面,拼多多为了加强平台生态建设,实施了诸如“百亿减免”等策略,这些长期利好的举措在短期内却对财报数据产生了稀释效应,导致增速下滑和盈利环比下降。因此,内外因素交织,共同促使拼多多本季度业绩未达市场预期。
 
  在2024年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首席执行官)赵佳臻指出,受限于拼多多平台的运营模式、团队的历史经验局限以及能力的不足,我们相对于同行的劣势将会在一段时间内显著存在,这带来的财务影响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对我们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挑战。
 
  在谈及全球化时,拼多多董事长兼联席CEO陈磊表示,拼多多全球化业务面临的竞争正在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再叠加上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的业务势必会受到一些波动和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Temu的GMV增速正在放缓。据36氪消息,今年第三季度,Temu的GMV约为130-140亿美元,环比增速降至15%左右,而上一季度的环比增速约为50%。
 
  据行业媒体报道,拼多多海外跨境电商平台Temu为2024年定下了GMV(成交额)目标:30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2023年成交额的超两倍。据连线杂志的一份调查数据,2023年Temu的全球GMV为140亿美元,
 
  不过,在券商看来,拼多多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今年11月,海通国际曾在研报中指出,市场情绪脆弱,(拼多多)强劲的业绩难掩问题:即使业绩可能超预期,中长期看,决定股价的因素并不是其国内电商的业务表现和短期业绩情况,而是地缘政治风险等干扰,但此干扰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的消解。
 
  2024年,Temu的GMV能否达成300亿美元,大公科技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王杰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