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科技讯 对于创作者来说,版权意味着自己的作品得到了法律的保护,同时,也鼓励他们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维护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繁荣与发展。但就在最近,腾讯音乐集团再次陷入“侵权”风波。
近日,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以下简称“音著协”)在官方公众号发文表示,就音著协诉北京酷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酷我音乐”)侵害音乐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近日音著协已全部收到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二审判决书。
二审法院在判决中认定:酷我音乐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法院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依法予以维持。一审法院在判决中认定:酷我音乐的行为侵害了音著协对涉案歌曲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酷我音乐应当承担停止侵权、损害赔偿等法律责任。一审法院综合考虑涉案作品知名度,侵权行为的持续时间、方式、性质和过错程度等因素,判决酷我音乐向音著协赔偿近12万元。
音著协方面表示,作为一家市场占有率据垄断地位且拥有四大在线音乐平台(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和全民K歌)的超大型音乐集团,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称“腾讯音乐集团”)自2021年以来,长期未经许可持续大量使用音著协管理的音乐作品,虽经过法院多次判决认定侵权行为成立,仍然拒绝合法使用音乐作品,损害了众多音乐作品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目前腾讯音乐集团长期海量侵权使用音乐作品的行为已经成为中国在线音乐市场的顽疾。
据了解,音著协已经对腾讯音乐集团多次提起侵权之诉,已经生效的判决中,法院全部判决腾讯音乐集团旗下平台构成侵权,其他亦有多起对QQ音乐、酷我音乐、酷狗音乐、全民K歌平台的维权诉讼案件正在法院审理过程中。
针对该事件,大公科技向腾讯音乐集团工作人员发出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仍未得到回复。
在知名危机公关专家、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看来,对于腾讯音乐旗下的平台而言,判决不仅意味着巨额赔偿和必须停止侵权行为,更重要的是对其商业信誉造成了打击。作为国内领先的在线音乐服务提供商,腾讯音乐一直致力于构建正面的企业形象,但持续不断的侵权诉讼无疑削弱了公众对其的信任,用户可能会开始质疑平台内容的合法性,进而影响到用户的忠诚度和平台的长期发展。
詹军豪进一步表示,这一判决对音乐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警示作用。它强调了版权保护的重要性,提醒所有音乐平台必须尊重创作者的权利,合法合规地运营。在互联网时代,数字音乐产业迅速扩张,但也伴随着版权纠纷频发的问题。此案例表明,即便拥有庞大用户基础和技术优势的企业也不能忽视版权法规,否则将面临法律制裁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这有助于促使行业内的其他参与者更加重视版权管理,推动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从长远看,强化版权意识有利于激发原创动力,鼓励更多优质音乐作品的诞生,为音乐人提供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促进中国音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引导消费者养成付费听歌的习惯,支持正版音乐,共同维护健康的音乐生态。”詹军豪向大公科技表示。
事实上,就在前不久,网易云音乐在微博发布图文,直言“请QQ音乐通知剽窃式‘创新’、借鉴式‘创意’、跟随式‘更新。”当前,在线音乐软件市场竞争激烈,腾讯音乐何去何从?大公科技持续关注。